无论从哪方面来讲,这里应受大清帝国控制才算合理,应该让这一地区为大清帝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而不是被这些远道而来的贪婪的欧洲人所鱼肉!再者,法属印度支那地区相当狭长,陆地自北向南延伸入南海深处,其海岸线离南海中的海南岛以及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的距离很近,所处位置对于控制南沙诸岛以及南海海域极为有利。一旦战争爆发,法国海军从法属印度支那东南部海岸任何一个港口出击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切断海南岛与南华岛之间的海上运输线,进而可导致南华省得不到大清帝国本土的支持而有丢掉的危险!因此,中南半岛不但是大清帝国西南陆疆防御的屏障更是南海海疆防御的基石。
所以,英法两国在中南半岛上的存在,实在是让康凡感觉如鲠在喉般的难受!这是存在于大清帝国西南边防线上的一个蕴含着巨大危险的漏洞!必须不计一切代价的予以补救。而如若控制了中南半岛,整个大清帝国的国土防御态势将得到彻底改观,也就能够更好的应对外敌入侵。
进入20世纪后,大清帝国在北宁辖区的带领下强势崛起,这一切导致越南的国民萌生了强烈的回归情绪,一方面是因为大清帝国做为宗主国,其一直能够给予越南真正的国家主权和足够的民族尊严,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益处多多。这与法国施行的掠夺和奴役性质的殖民统治有着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自古而来的民族依附情结,其受大清帝国的影响根深蒂固,已不可能再接受一个与此大相径庭的、由法国人用枪炮和暴力强行带来的欧洲殖民意识形态。因此,自法国吞并越南以来,越南国民反抗法国人残酷殖民统治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各处起义频发。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越南国内的民族解放运动更是愈演愈烈,严重冲击了法国殖民政府的统治根基。
越南如此,其他被法国、英国压榨和剥削的中南半岛诸国也是如此。
而北宁政府一直以来都给予中南半岛民族解放组织以武器、物资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无私支持,拥有现实的人和优势。并且,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英法联军连吃败仗,近百万官兵被德军消灭,兵员严重短缺,因此必须从全球各个殖民地抽调兵力全力应付欧洲战场的危局,当然也包括中南半岛。大量驻军撤出中南半岛后,其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力就大幅削弱,想对大清帝国采取军事报复行动更是不可能,这对北宁军方来说就是一个捡来的天时优势。至于地利优势,中南半岛本就是大清帝国的近邻,自古有之。
那么,在占尽天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