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清帝国各省的官办农场在工业体系新一轮的改造与重组工作实施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向国营农场的体制转变和升级改造工作,这些国营农场成为大清帝国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业的主力军。而其中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国营农场更是依托工业体系提供的化肥、农药、拖拉机、汽车、飞机、各型新式农用机械以及以规模化、标准化完善的农田水利、电力设施和农产品供应、加工、储备体系等,加上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与周边自然环境形成和谐共存的局面,出现了连续的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同时,国家制定的更为合理的惠农政策被各级政府广泛推广,促进了民办农业的兴旺,使其成为官办农业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夯实了保障全国4亿6千万国民生活所需的战略举措,也让仍然占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一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得以大幅度改善。
现代化农业的持续兴旺,不但彻底解决了全体国民的吃饭和穿衣问题,而且拥有了大量的剩余农产品用于充实国库或是其它用途。
如此,大清帝国的现代工农业体系渐趋发达,社会各项事业更是一日千里,实实在在的让全体国民共同分享到了国家整体发展所带来的好处。
第一百零八章 我不相信老天爷
20多年来,英勇的大清帝国国防军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当代世界强权,为大清帝国打出了一片光明天地,“龙威”震慑全球各个角落。
中南半岛诸国反抗西方强国侵略和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点燃了亚洲、非洲、美洲等地那些被奴役、被压榨的殖民地人民的斗志,一时,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致使欧洲各强国东征西讨、疲于应付,殖民地大量失去,国力被大大削弱。
而大清帝国倡导的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等新型的国际交往准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大清帝国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国家关系。
因此,大清帝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持续升温。
这就导致大清帝国不但能够使自身获得现代大工业生产所急需的各类原料而且也拓展了本国商品的出口市场,取得的利益几乎可以等同于各世界强国以武力掠夺来的殖民利益。而在全球范围内,已没有哪个国家敢于公然挑战国威日盛的大清帝国,从而使亚洲地区重新形成一个以大清帝国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
大清帝国目前的发达地区都是传统的人口集中区域,涵盖了全国的大多数人口,成为当代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