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发火:“立刻去收拾东西搬回西院来!一步也不许离开我的视线!”
颖坤朝兆言吐吐舌头,乖乖跟在哥哥后头离开行宫。回到西院,七郎仍气愤未平,训斥她道:“你也太糊涂了!就这么没名没分的,你就跟了他了?”
颖坤平静地抬头看向兄长:“七哥觉得,我们能有什么名分呢?”
一句话说得七郎也哑口无言。
这话她当然没有在兆言面前提起过。两人趁着七郎有事外出的时候才能偷偷摸摸见一面,为此皇帝陛下少不得要编排些堂而皇之又不着痕迹的借口把七郎支开。
颖坤听他说“叔嫂”,此时她已经能不动声色地和兆言谈起咸福,也不再正儿八经地称其为“仁怀太子”,笑道:“那好啊,你到咸福墓前去磕个头叫他一声哥哥,我就认了你这个小叔子。”
没想到他居然没生气,还怯怯地说:“我看人家男人娶多房妻妾,后进门的都要叫先进的‘姐姐’。按这个道理推论,我确实应该敬称他‘哥哥’才对。”
颖坤忍俊不禁,他却又凑过来,贼兮兮地蹭她面颊:“不过一般后进门的都比先进门的受宠,一代新人换旧人,是不是?”
她故意叹气道:“那可不一定,女人不像男人,朝秦暮楚喜新厌旧。没听过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男子爱后妇,女子重前夫’,‘前夫有情,后夫有义’,都是说的这个。”
这句话终于把佯装大度的皇帝陛下惹毛了,后果就是错过了七郎回来的时间,气得这位他小心翼翼想讨好的未来大舅子暴跳如雷,直接杀到行宫里来拿人,从此把妹妹看管得更严,当真不许他们再私下见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看到一位读者留言“前夫有情后夫有……”,点点点瞬间就想歪了有木有!
一百度居然是后夫有义,讲的是一个女人为了照顾生病瘫痪的丈夫而改嫁,太失望了o(╯□╰)o
☆、第102章
会谈地点选在紧邻燕州的顺州,皇帝虽然没有亲临,但是任何动向都能随时传回燕州行宫,由皇帝决断圣裁。所以这次吴国谈判使臣的腰杆也特别硬,尤其知道鲜卑人比他们更着急,许多条款都作了让步,只用了半个月便洽谈协商完毕。
总体来说,吴人在这次的合约上尽显战胜方的姿态,扬眉吐气,只有一点令众臣诟病。鲜卑人要求仍然延续十年前的银绢二十万两匹的岁纳之资,作为南朝“赎回”燕蓟的代价。二十万两虽然不算多,但是岂有战胜者向战败国输币求和的道理,那也太颜面扫地了。
谁知皇帝听说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