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到重庆。至于再上去,就需要你自己负责了。” 尼森伯姆说得还是有些磕磕碰碰。
陈安干脆利落地说道,“钱有你赚的,完全不用担心。只是我还需要更多更新式的军火,但是每样不需要很多。枪支只要十来把就是了,大炮只要二三门就行,这个可以以后我们慢慢交易。对了,这次最起码要一批原厂的毛瑟1888步枪和子弹,还要越多越好的钨矿。至于技师,每个月薪水一百两,干得好年奖励至少三百两,就这么去请,行不行?”
陈安这几天了解了一下,沙俄的卢布信誉并不是很好,尤其是日俄战争眼看俄国陆军是一败涂地,卢布跟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也跌了许多,但是还是可以兑换出来的。上次从辽阳搞出来的那叠巨额卢布,折算出来也有五六十万两银子,足够这次花销的了。
以前就发觉制造枪管需要钨矿,但是当时量并不大,还可以从当地采购,这次要制造大量军火,自然是预先采购,以防甘肃找不到足够的钨矿石了。
尼森伯姆仔细盘算了一下,点头应是,“可以。毛瑟1888吗,我直接从德国士兵手中买一些来就是了。”
刚要签下协议,尼森伯姆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连忙提醒,“科瓦尔的老板,你难道不需要成立专门的公司跟我做生意吗?我不建议直接用你的名义,跟我完成交易。”
陈安一想也对,有个公司好对外打名气,当然如果有个外国人挂在外面的公司就更理想了,可以减少很多麻烦的。
转头对科瓦尔说,“既然你承认我是老板,帮我成立一家公司怎么样,我们另外签订协议,我全资收购你的公司。当然,你的薪水和奖金,比照技师翻倍,还可以享受干股分红。”
科瓦尔大喜,差点扑上来就要亲吻自己的老板了,尼森伯姆亦是羡慕不已。
几天后,在上海公共租界登记注册的,以波兰犹太人科瓦尔为法人的北方工业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紧接着,一笔近四十万两的订单就签给了来自美国的尼森伯姆。
犹太人?陈安嘀咕了一阵,科瓦尔不是波兰人吗,怎么又变成犹太人了?
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合同,美国驻沪领事馆甚至都惊动了,领事亲自邀请科瓦尔参与晚宴,表示对北方工业公司选择美国商品表示感谢,但是又对科瓦尔选择到极为偏远的甘肃开发炼钢业十分不解。
科瓦尔充分展示了一个犹太人暴发户的派头,毫不在惜金钱是否能够产生效益,最终让人私下嘀咕几声又是一个突然获得巨额遗产的犹太人子弟吧,总算把由头混过去了。
甘肃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