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也被惊动了。陕甘总督升允特地发来电报咨询,并表示将派兰州道彭英甲亲自接待科瓦尔北方工业公司的入驻甘肃。
陈安意外地发现客栈周围出现大量形形**的密探间谍,甚至有朝廷的人也在不时出没。动静闹得有些大了。
当机立断,陈安马上带上刚到手的蒸汽发电设备,雇上一艘英国人的火轮,马上从长江直上重庆,返回甘肃。简单地跟尹氏姐妹告了个别,其他几个人都出发了,只有两姐妹留守。
科瓦尔和林玉山费尽了心思,不管是银行还是黑市,尽快的将手中的卢布全部换成了美元,宁可汇率低一些,没有时间慢慢兑换呀。尼森伯姆美元是要的,但是不要卢布。
留下足够的美元订金后,科瓦尔跟着陈安一并撤退了,随船的还有负责安装发电设备的三名洋人技师,他们要在甘肃至少待上半年,教会陈安手下的人可以简单的操作和维修发电设备。
至于教授技术,这就不用想了,陈家庄的人得益于林先生的公益私塾才大部分人都认识几个字,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文盲呀。不过幸好,还有个科瓦尔,他学会一些后,自然懂得必要的技术了。
坐在英国人的轮船上,陈安跟科瓦尔嘀咕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从陈家庄的少年中,选择十几个机灵的,跟着科瓦尔一起从头开始学。技术还是要掌握自己手中,才放心呀。否则万一坏掉了,洋人技师又都不在,不就白买了吗。
陈安始终没有想到的是,围绕这套炼钢设备,技术人才问题只不过是他所碰到的第一个难题而已,以后还多着呢。
从重庆往上,就换乘纤夫肩拉的木船了。跟着来的三名洋人技师,一看如此的险滩和小巧的木船,马上找到科瓦尔,告诉他这个航道,大型设备是运不上来的,要不靠陆路运输,要不炸开险滩用轮船上来。
陈安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傻眼了,还有这种事情,用马车陆路运,那要运到什么时候,而且一路上都是山路,那不是还要开山劈石吗?
这还没完,昭化以上更是急流险滩到处都是,直接把几个洋人技师颠簸得也是吐出了黄胆水,直呼要加伤病补助,否则坚决不干了。
好说歹说,总算看在银子的份上解决了。三个洋人技师却真的病倒了。曾经因为水土不服而大病一场的科瓦尔,这回反倒精神奕奕,始终没有折倒。
被迫在碧口码头好好休息了两天,才重新上了路。 有了船帮的照顾,安全倒是无忧,至于巡防营,陈安现在还没有精力去接收,毕竟陕甘总督还没有去拜见呀。
到了玉垒关铁索桥,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