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根本不能击穿m4的炮塔正面,只有进入五百米距离之后才有把握击穿m4坦克正面装甲。九七式坦克自身的装甲厚度为25毫米,因为采用了镍铬合金装甲相当于40毫米左右均质钢装甲。
于是乎,让日本关东军坦克手们大惊失色的情况出现了,九七式坦克只有靠赌命一般闯过一千米到五百米的死亡距离之后,才有机会开炮摧毁对面反击的m4坦克。
至于火力更弱,装甲更薄的九五式轻型坦克就更是悲催了,只能拼尽全力在周边打打游击而已。
击毁每一辆北方军m4坦克,关东军都要付出更多的坦克作为惨重代价。
战火硝烟终于彻底遮蔽了云层和阳光。
下午将要过去的时候,天空淅淅沥沥开始落下了浑浊不堪的灰黑色雨滴,掉落地面之后却变成了黑红相间的泥泞沼泽。当然沼泽中,最大的部分却是被机油混杂过的血肉碎泥。
数里方圆的战场上,遗留下数百堆或燃烧,或撕裂,或破碎的坦克残骸,甚至,在日军装甲集群的纵深,一口气打了个穿刺的北方军坦克部队直接扫荡了日军随进的步兵和炮兵部队,在日军的后阵掀起恐怖的腥风血雨。
落日时分,趁着最后一丁点阳光即将逝去,紧急赶来的关东军战斗机部队与北方军野马战斗机群进行了短暂的交锋,为这场都在双方预料之外的坦克遭遇战画上了句号。
当夜,基本上失去了全部重型装备的日军第一战车师团残部,趁着雨夜的掩护,放弃了八面城,狼狈逃回四平重镇。
第二天清晨,北方军一支由六辆m4坦克为主力构成的小部队,向着八面城试探性地发动火力侦察,这才意外发现日军早已弃城而逃。空无一人的八面城,预示着向四平重镇进攻的西面防御支撑点再次被北方军打破了。
三江口一战,北方军正面防守的两个步兵营彻底被打残,被迫悉数遣返回海拉尔后方进行重新补充和整训。而随后发起反击的北方军装甲师,却毫不客气地将日军的战车师团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日军第一战车师团的所有坦克中队近二百六十辆坦克以及支援炮兵部队毁伤殆尽,北方军装甲师只付出了七十多辆m4坦克的代价,双方的坦克交换比接近一比四,日军坦克军完败。
至于人员伤亡,关东军就损失更大了。
根深蒂固的武士道思想,使得关东军的坦克手们即使及时逃出了被击毁的坦克,亦是选择拿起手中的任何武器哪怕是一把匕首,也要冲向北方军扑面而来的装甲集群,以至于日军坦克手差不多损失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