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机,紧接着就登场成为了主角。
为了加强一线部队的火力,邓宝珊居然将装甲师的三个坦克营兵力,分拆开来配属负责进攻的九个步兵营,分成了三个梯队,昼夜不息地发动了进攻。
这一回,邓宝珊是铁了心,宁可彻底打废了所有火炮,摔掉所有攻击机,或者是所有坦克营彻底被打残,也要夺下金州的南山防线,只要能降低人员伤亡的办法都用上去了。
第二零二章 数据
入夜时分,金州一带依然是炮火轰鸣,战火始终未能停歇。
相比白天的激战,晚上只不过略微少了在空中不停翻舞的攻击机轰炸罢了。不紧不慢的榴弹炮群,轮流着保证对南山防线的巨大压力,既能大量杀伤向前线增援的日军,也能持续破坏障碍物,防止日军派出敢死队趁着夜色恢复。
时不时还响起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犹如冬日里的巨型烟火,顷刻间照亮了阵地的一隅。那是北方军临时组建的爆破小组,在火炮的掩护下,同样趁着黑夜摸上未能在白天被重炮或重磅炸弹摧毁的火力点,使用炸药包进行人工爆破。
白天明显受到北方军强大火力压制的日军,到了晚上同样也在拼命。
后方的火炮竭尽全力向阵地前沿进行阻断炮轰,堡垒的机枪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开火,子弹仿佛雨点一般覆盖前方,几处白天被北方军夺取的阵地更是遭到日军反击部队的多次决死反击。
邓宝珊有些焦灼地看着远方火光四射的战场,阴沉着脸,三天时间了,进攻所受到的阻力简直难以想象,部队伤亡尤其是战斗损耗都是与日俱增。
叹了一口气,邓宝珊坐在了桌子旁,决定亲自写一封急电给大本营。
“战况惨烈超出预计,尤以弹药损耗为甚。双方炮火都十分集中,加之对方利用地形修筑了大量坚固工事,为了消灭关东军一个中队,平均要集中三十门榴弹炮,发射约上万发炮弹。”
按照关内军事部门的粗略统计,关内中国军队平均毙伤一名日军,大约耗费炮弹16发,子弹2100多发,手榴弹26枚以上,换算成弹药吨位大概为0.3吨左右。而苏德战场上,苏俄红军平均毙伤一名德军,大约耗费0.7吨弹药。邓宝珊的电报,说明北方军在攻坚条件下,毙伤一名日军,大约要耗费超过1.5吨弹药。
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差距?
很简单,关内中国军队为了抗击日军侵略,付出了超过三百万的部队伤亡,远远超过自身所毙伤的日军数量,伤亡比超过四比一。
而在苏德战场,初期的猝不及防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