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又或者是哪个有钱人家少爷想要过把做名人的瘾,买来一本小说,便自掏腰包请你们报社为之宣传造势,好叫他大大的出次风头!”
这种事他们也是常见的,有些人就爱图个虚名,听人叫一声先生或大作家,嘿,那真是跟抽了大烟一样,脚底打飘、身子发轻,浑身舒坦得不得了。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猜疑不定,那编辑得意的哈哈直笑。
“都不是,都不是,这小说呀,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写的,虽是新手,那作品却极得我们主编看重,为了推销这部小说,不惜重金造势,只为让它能一鸣惊人呐!”
“那这部小说果真就这样好?你们就这么有信心它一定会红?”
“那小说我看过了,的确极好,至于怎么个好法,各位日后可多关注我们报纸,买几份回去看看,保证叫你如痴如醉,茶不思饭不想,”说罢还拿出当期的报纸分送给在座诸人,又团团抱拳致意,“至于会不会红,那就端的要靠各位妙笔生花,鼎力协助啦!”
众人自然轰然应诺,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夜半才散。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既然人家报社都给出诚意了,那自然是要好好写几篇新闻报道和评论专题来回报的。
写之前自然也要先看看那小说如何,写的什么内容,这才好点评嘛,何况听那张编辑如此吹嘘,倒把他们的好奇心给勾了上来,当晚回去便打开报纸阅读起来,以期明儿一大早就能把稿子给赶出来。
哪知这小说真是极其精彩,一读起来就丢不开手了,当真叫人如痴如醉,都真心叫这部小说给折服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沪市许多报刊上便出现了各种对《提刑官宋慈》的花式吹捧和点赞,有夸的自然就有贬的,两厢对阵,自然更有看头,一时竟真有那么点一鸣惊人的意思了。
第31章 县城
冬秀窝在家里专心写文,自然不知道沪市的轰动。
她这篇小说是以宋慈本人的人生轨迹为主线来写的,相当于另类的升级流小说,现在宋慈已经打够了小怪,积攒了足够的经验和装备,就要去刷大boss了,也就是说案情就要涉及到一些官场的黑暗腐朽面了,按照她的大纲,最后还要狠狠diss一下当朝皇帝的昏庸无能和卑怯胆懦的。
然而这可是文字狱盛行的清朝啊,还是动荡不安的清朝末年,朝廷简直有点儿像被逼到墙角的疯狗一般,听不得一点反对的声音,绝对的顺我者不一定昌,逆我者亡你祖宗十八代的架势,每天都有无数进步人士和革命者被杀头,“戊戌六君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