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之人,对当今天下大势不会看不通透,倘若尔等三人真为一家说不得还有一拼之力但以此时又岂能真正做到齐心合力?曹操刘备朕已然将之列为大汉逆贼,誓要兴兵除之,唯对伯符还念几分故人之情,望君可以迷途知返为汉家出力则孙家荣光可以得到保存亦可为子孙后代谋福取利。
刘毅在信中并未对孙策提出任何割地而治理的许诺,他能保证的只是孙家的名声与富贵,但在政治上就不可能再有更多的诉求,且通篇洋洋洒洒数千言,没有只字片语提及当年的救命之恩,朗生根本不屑为此挟恩图报之事,隐隐之中亦透出一股极为强硬的态度。在外交而言这并不是一种太好的办法,俗话说漫天要价遍地还钱,倘若换了旁人小霸王定会怀疑他的诚意而不屑一顾,可刘毅却是例外,他是无敌天下的猛将亦是百战百胜的统帅,这信中所言才是他真正的风格,亦没有人会怀疑刘毅承诺所具备的效力!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荆襄之战 三
开元皇帝登基大封群臣,并在皇宫之前正南方位建立功德碑,一众有功文武及燕军将士将会镌名其上,亦有专人前往当年奔狼大战立碑之处重新修缮,但只此举便让天子尽得全军将士之心。当然军中自古以来就有派别山头,燕军亦不能免俗,分封众将刘毅已然尽量考虑细致但所谓众口难调,这战功高低与资历深厚也原本就难以说清。
当年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张牛角围攻,东莱太史慈杀透重围前来燕地向刘毅求助,后二人并肩入黄巾营中,视千军万马如无物,本来此事已了子义当去投奔其时的扬州刺史刘繇,但与朗生一番并肩作战却是深为其人的心胸气度所折,后亦投在刘毅麾下十年来东征西战屡建战功,此次身为北平军统领的太史慈被天子封为前将军并九虎上将之一可谓名高位重,但在其麾下依旧还有不少下属在为其鸣不平。
甘宁为靖海王,赵云为常山王,此二人乃是当今天子结义兄弟,同生共死十数年战功彪炳,与燕军之中具有绝大声望众将自不会与之相比,龙骧军统领徐晃、虎卫军统领张合久随燕王亦是名扬天下,龙骧虎卫向来并称燕军两大王牌,此二人为众将之首当是名至实归。北平军众将士为他们的统领鸣不平的乃是张辽高顺二人位在其上,他们还是在并州战役之后方才投效燕王的,当然在军中谁也不敢言天子有所偏颇,但以武安国为首的一干将校还是对此事很有些意见。
至于子义本人倒没有与此任何的想法,如今他功成名就妻贤子孝只想着为天子在战场上再建功勋,在性格上太史慈与赵云多有相近之处,皆是那种为大局着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