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夏冰冰一样,五年以前,江虹走出警校大门,来到辰州铁路乘警支队。上的第一趟车就是k45064505次红旗列车,而且就在辰武1组,列车长就是谭步高。
当时,这趟红旗列车一直没人愿意上来工作。
这是怎么回事?跑绿皮车的薪水比较高,又是一趟红旗列车,居然没人愿干?
其实,不管强调什么借口,根本原因就是绿皮车的工作环境相当艰苦,加上红旗列车的工作要求又很高。
冬天,外面北风凛冽,车内寒气刺骨。即使所有车窗都关闭了,由于列车在冰天雪地中行驶,冷风嗖嗖,依然不停的从门窗的各个缝隙之中顽强钻进来,冻得大家手脚冰凉。尤其是下半夜,更是长夜难捱……
到了夏天,车厢又变成了一个火热的大烤炉。
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列车长时间的行驶,车厢晒得灼热滚烫。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在车顶放一个鸡蛋,两分钟就熟了。你也不敢打开车窗,因为吹进来的风是热乎乎的,让人皮肤发胀,无法忍受,所以车厢里面异常闷热,弥漫一股汗臭……
几乎每一趟车都有旅客中暑,男女老少皆有,尤以体弱多病着众。
因为绝大多数都是症状比较轻的,列车工作人员给点人丹和十滴水,额头擦一点风油精,多喝凉茶缓解一下。少数症状比较重的,开始发烧,神志不清,言语混乱,那就只好在前方站下车,由120紧急接往医院治疗。
大凡坐过绿皮车的旅客,都知道绿皮车的滋味不好受。除了座位、卧铺比较简陋,属于上个世纪的老配置,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空调。因此,当有空调的红皮车、动车和高铁列车陆续出现以后,不差钱或图舒服的旅客大都不愿再坐绿皮车了。
但是,绿皮车依然有底层消费市场,那就是广大农民工和一部分乡镇居民。为了省钱,他们愿意吃苦耐劳,忍受乘车时的一时痛苦,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况且,在春秋的季节,坐绿皮车还是很舒服的,至少空气是新鲜通畅的。
这些年来,在客流的高峰季节,比如春运、暑运等等,中国铁路开行了不少的“民工专列”“暑期专列”。绝大多数是绿皮车,可以说是趟趟爆满,一票难求。归根结底,低廉的票价是最重要的因素。
毕竟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各自出行的要求不一样。
当然,不是所有的绿皮车档次都低。绿皮车里也有一些全空调的列车,更有少数不一样的高档货色,例如开往西藏拉萨的全封闭高原列车,开往莫斯科和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还有一些旅游专列,那个另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