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亲昵地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倒像是年纪相近的小姐妹了,也不知道是陈嫣太老成,还是陈娇实在太有童心。
至于旁边的太后和馆陶长公主,只剩下满心欢喜了。特别是窦太后,作为天底下地位最高的女人,说起来千好万好,可是那又如何呢?丈夫死了,心爱的小儿子也死了。因为政治上的敏感,孙子什么的是不可能亲近的,而且还瞎了眼睛。
身边有长乐宫上万宫人,其实还是寂寞。此时两个外孙女叽叽喳喳,像是两只快活的小鸟,正如她的青葱岁月,哪里能不喜欢!
“阿娇总算回来了,再几日就要冬至节了——之前你还担心阿娇赶不上,我说阿娇这个孩子是有分寸的,说对了吧?”窦太后笑着对大女儿说道。
刘嫖从来不和老太太争辩,干脆利落道:“没错!您老人家说的都对!”
正在陈嫣和陈娇说话的时候,傅母益领着两个宦官过来,两个宦官各提着大箱子一边的耳朵,弓着身子,似乎很沉重的样子。
这个大箱子很大,有半人来高,装饰地也很奢华。用千年樟木制成,一层又一层的漆面上画着许多人物故事,大多是红、黑、白三色,还在各个角上包了金。
陈娇见到送来这个箱子,眼前一亮,立刻拍起手来:“要扮手偶戏?阿嫣有了新故事?”
第27章 硕人(2)
陈嫣确实是在不久前才确实回忆起了上辈子的事情,但是很多现代成年人的‘常识’是一直保留了下来的, 时不时就有一些‘奇思妙想’。所以她现在就算弄出什么新鲜东西, 周围的人也不会觉得奇怪…习惯了嘛。
手偶戏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
表演作为一门艺术,早在原始社会就诞生了, 一开始当然和宗教、祭祀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扮演的对象往往是被崇拜的神灵和祖先, 由祭祀表演出神灵上身的样子,作为神在人间的化身——和后世的跳大神有一些相似。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这已经变成一件司空见惯、和祭祀礼仪结合非常紧密的事情了。人们常常会在一些重要节日排演神明故事…平时可不能乱演,不然就是对神明不敬!
不过这种表演直到秦汉也没有日常化,要说最接近后世戏曲的,大概是歌舞表演了, 因为已经渐渐出现具有叙事性歌舞的雏形。当然了,如果不是有钱有闲的贵族,是没办法从歌舞百戏中看出故事的。
陈嫣当时只是觉得百戏不太好玩,来来去去就是角抵、杂乐、武术,好不容易有魔术表演,还粗劣的过分。抱着消磨时间的心态,在她的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