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除了奢华糜烂的生活,她给时代带来的最大后果,莫过于告密以及酷吏的横行。为了维护统治,她鼓励告密,不需要确凿的证据,诬告无罪,如果“查证”真实,可以有高官厚禄。想想吧,一个可以随意诬陷他人而不用负任何责任的时代,那是有多么的可怕?
你唯一要做的,只是揣摩那个人的心思,将着矛头对准她想要对付的人就够了。
时代的风骨需要许多人铸就,但毁掉却十二分的容易。当一切敢于反抗的人被杀掉之后,自然都是跪着的人了。
诚然,她统治时期大唐仍然有条不紊的发展着,但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着前几代的积累,继任者哪怕是李显那种昏庸无能之辈,国家不也是欣欣向荣?
人才的蓄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偶像言情电视剧,要不然每个朝廷的朝臣中最中流砥柱的,恰恰是那些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因着这个时间差,太宗时期的人才高宗时期用,高宗时期的人才武周与玄宗初期用,但是等着姚崇宋璟这帮人辞世之后,朝廷还有多少可用之才?这天下的治理,是要靠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是欺上媚下的杨国忠?
当栽赃陷害成为晋升的阶梯,当阿谀奉承成为官员必备的品德,这样的时代能够培养起忠贞贤良的人才?连她称之为国老的狄仁杰,都险些在酷吏下丧命,不得不承认对自己诬告保命,那其他不够圆滑的人,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当宰相都要为她的男宠牵马执辔,那这样的宰相又有什么气节和风骨?
她死后引发的夺位之乱可以结束,但是她在风气上的败坏却无法消除。而后窃国弄权者纷纷上台,大唐自安史之乱之后,唯一能形容的,也就只有“苟延残喘”四个字了。这与初唐诗奔放刚健的画风截然不同,经常会让人怀疑是否是一个时代。
武则天为帝的奢华与腐化,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十分可观的。若一个男人为帝,用酷吏管理国家,给自己的男宠封侯拜爵,好大喜功,只怕早就被骂成了昏君吧。可是当她是一个女人时,就成了值得赞扬的事情?双重标准也不是这么来的吧。
身为帝王的文治武功,她做了多少?原本缓和的边境问题,在着她当政时因为错误的政策而变得尖锐,民生的惨烈,更是因为上层沉溺于享受和争权无人问津。而那段狂欢的来源,却只是源于一个女人的私欲。
长孙颖并不喜欢武则天那样一个自私到连亲情都可以抛却的女人,人们津津乐道的杀女栽赃王皇后,毒死李弘之类的充满戏剧性故事其实多半是谣传,但是她对于儿子李贤,李显,李旦的手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