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重难返,但这祸根的埋下,却是从高宗晚期就开始了。
府兵制的崩溃,王朝赖以生存的均田制的破坏,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继任者们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而让这个问题愈演愈烈,于是几百年之后,一个失地的农民带领着义军一把火的烧了大明宫,让这个灿烂的时代彻底结束。
从这个角度看,武则天跟着唐朝整体的皇帝并无太大区别,不能将着历史的责任全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但是这也说明,她跟着其皇帝一样,并无特别值得夸耀之处,因为她也未曾将着这脱轨的车轮掰向正处。
她之所以千古留名,是因为她是唯一的女帝。作为女人的长孙颖在年幼时十分崇拜她,因为这种天命所归的主角实在是太合玛丽苏小女生的口味了,但是等着长大,等她真正爱上一个时代时,她忽然就对这个人物失去了热爱。
武则天的成功,其实与她女人的身份关系不大,这是一场政治家的胜利,或者说姨太太的胜利,而非女人的胜利。她当女皇之前,女人过着那样的日子,她当女皇之后,女人们也过着那样的日子。她并未为女人做过什么,女人的地位并未因她而得到提高,反倒是无数普通的女人,用着自己的吃苦耐劳,一点点扭转着人们的印象,在世俗中为着女人赢得了地位。只有唐朝女人地位普遍高,才会有女皇这种事情,所以与其膜拜这种偶像,不如膜拜女人们自己。
等后来熟悉她的作为之后,长孙颖对于她更是从喜爱变成了厌恶。因为她一个人在败坏时代风气方面,实在是功高劳苦。
礼崩乐坏,或许是孔夫子哭这四个字太厉害了,倒是很多人都将着它当成了一个笑话,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传统的礼仪道德对于社会的潜移默化以及危害,远远超于人们的想象。
武周之前的世风,皆以清廉为美德。宰相尚书之类的大官去世时,家无余财的比比皆是。而武周之后的宰相,夸豪斗富已经成习俗。武周之前的皇帝,皆崇尚俭朴,武则天当皇后时,为了讨好皇帝,甚至裙子都不超过八幅,但是等着武周以及武周之后的时期,武则天,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后乃至再晚些的杨玉环,衣裙之奢华,再几千年后仍然被人津津乐道。
在着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代,她们的享乐耗费的都是民脂民膏,当她们宫苑连成,一座别庄好几个山头时,百姓却都快活不下去了。
当皇帝节俭时,不管是真心也好,做作也好,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当一个时代,以奢华腐化为荣,以骄奢淫逸,争权夺利为荣时,你觉得它还能成为一个最好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