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遣半数守备军支援。
先帝内外交困,日渐病入膏肓,国家陷入危难,也只能弃车保帅,安抚内而攘外,以图来日。”
又有道:“怕是南蛮与北鞑已暗中姘合,意在左右逢源拖垮中央,其心恶毒。”
又道:“太.祖立国之初,叹创业之艰,白骨江山,一寸河流一寸血。时值蓬莱宫未落成,皇极殿甫竣,那一日陛阶之上对着东方叩首,感念那些埋骨沙场的忠烈,特下旨大封功爵,将他们的后代荫封边疆大吏,赐以旌节,全权调度。”
太.祖言,天下虽大定,各地方尚有残匪流寇蛰伏,势力混杂,又有蛮夷虎视,此为安定各州县民心。
时有言官直谏,恐日后重蹈汉朝七国之乱,唐之藩镇之祸,太祖却未采纳,且贬黜了的几位言官,之后派了安节使督查。
太宗初年,令他们各送了质子到中京来,数年之内质子老的老,死的死,让他们送幼子过来却打太极,一拖再拖,拖到了太宗驾崩,先帝上位,他们便明目张胆违抗朝廷敕令,可见羽毛已丰,有恃无恐了。”
襄王也道:“皇兄让臣弟派出去的暗桩于今日尽数飞鸽传信回来,他们多方探查,皖西和皖南的崇山之中,川蜀的眉山苗寨,皆有军帐连营,确属藏兵无疑,观其粮草用度,再加明面上的府兵约莫十六万之众。”
几个官员冷汗森森,面面相觑:“狼子野心!这是要割据啊!”“这募兵的速度,不出三五年,这些虎狼必挥师北上,京州危矣!中京危矣!”
皇帝表情毫无波澜,闭目思忖片刻,睁开眼,手上转动墨玉扳指,却问襄王:“淮南情况如何?”
襄王道:“淮南山势丘陵百壑,探子们扮作樵夫走遍了大小山脉,发现许多险要无人烟的山谷都被封锁,他们攀崖入山顶窥看,果然也是军帐宿营,只是他们分散的很厉害,小股散养,臣弟结合探报算出有五万三千左右,加之两万八千府兵,约八万有余。”
一官员道:“臣听闻慕容嫡女与邢家联姻,年前邢家另有一位养女入慕容府为妾室,慕容氏与邢氏同出河东邑县,有同乡之谊,早听闻二人早年曾是棠棣之交。”
皇帝没回答,只淡淡的问了一句:“卿等入仕二三十载,资历深厚,对淮南节度使慕容槐这个人怎么看?”
两日后,皇帝下旨念邢家先父已故忠烈将军邢铎,曾于乱军中救驾太.祖皇帝身死殉国之大勋,忠勇节义,其子剑南节度使邢全戍卫蜀地四十余载,曾平息苗彝茶桑之争,劳苦与社稷,特加封其为蜀王,兼武宁节度使,世袭罔替,授丹书铁券,授九章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