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衮冕。
但因钦天监推算出今为闰年流南煞,冲虎厄,邢全生肖虎,不利扬世,皇帝体恤,故于明年元旦之后再行册授宝。
消息送到蜀中,邢家父子惊喜之余又颇伤脑筋,不想皇帝这么痛快,但又不解其意,这是个劳什子意思?给个金馒头挂树上,让你看着,明年再吃?
***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四月,姑苏寒山,千里莺啼绿映红,百般红紫斗芳菲。
苍翠的山脉绵亘蜿蜒,山顶云蒸霞蔚,吐纳气象万千,妙真观建在一个僻静广阔的山坳处,典型的江南三进小园,青砖绿瓦,精致而不古板,前院正堂奉祀着太乙救苦天尊,内有两座瓶形小石塔设着暮鼓晨钟,围墙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垄,厨房后门外头正是金澄澄油菜花的海洋。
一个身穿石青色道袍盘髻羽巾的中年姑子束着袖,坐在石桌边摘菜。
身旁站着两个媪妪,道姑鬓间已有了几缕银丝,双眉微蹙,面庞端着严正,整个人一派果敢利落之气。手上动作极迅疾,一筐豇豆转眼之间便裁了,且每段如刀切一般长短,齐整整躺在另一个筐子,又择青菜,抖土掰根去杂叶,一大捆眨了个眼就干净了,一双手竟敌得常人五双手,让人眼花缭乱。两个老妪战战兢兢,似是很俱她。
“上次送来的酱豆味道差了些啊,没用后山的甜泉水渍豆对罢。”道姑并无责备,却语速极流利,吐字如快刀,听着让人心中一瑟。
两个老妪腿肚子打颤,一个道:“因着近来连阴雨,去不得后山取水,怕发好的豆长了毛,只好先用了无根雨水,下次绝不会了,咱们已取了泉水腌泡好了,只等后日出缸,保管立刻给您送来。”
道姑轻嗯一声,道:“快些送来便是,我师姐是京州人,爱就咸的下饭,她一直病着,只有这个还能让她吃下一大碗粥。”
“是了。”
正说着忽闻歌儿响,清脆欢快的音韵叫人霎时想起那后山的一泓甜泉。“梦江南,梦江南,梦入江南烟水路.......”
两老妪转头看去,只见远处的阡陌小道,一个背着竹篓的娇小身影娉婷而来,却是个道服少女。
梳着垂髻,发黑如墨,一蹦一跳碎步小跑着,步履轻盈似翩翩,行走间发丝随之飘曳,在两肩之间忽现忽没,长若流云飞瀑,日光煜煜下闪着晃目的亮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