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以及另外一些中亚内陆国家也会有。
值得汉人过来大肆购买的只有那些刀具,是一种很特别的乌兹钢,大概是当前冶炼技术和锻造技术顶峰的产品。
没错了,波斯人的大马士革刀不是从印度人那边获取,就是从两萨特拉普这一边得到相关技术,后面两萨特拉普被灭亡,然后阿三们不断经过改朝换代,制造大马士革刀的技术成了波斯人独有。
“另外就是一些皮草了。”袁乔的职务决定了远征舰队一旦想要对哪个国家开战,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那个国家,包括但不限制在军事实力方面,主要是依靠什么产生经济效益也必须掌握:“这个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精华地段就是在我们肆虐过后的沿海。我们一轮破坏过来,他们两三年乃至于更久会失去至少十分之四的税收。”
桓温是换位思考了那么一下下。
要是汉帝国的沿海被这么一阵肆虐过后,京口、临淄、马石津等海贸城市被摧毁,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那些无家可归的大量流民,再来就是失去百分之二十八左右的每年税收,两三年内或许问题不大,但是时间越久产生的后续影响必然会左右国战的成败。
“他们应该是认为我们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这里了。”袁乔是根据两萨特拉普的反应做出判断:“天竺幕府厉兵秣马,我们从海上登陆,他们惧怕被两面夹击。”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不怕多面开战,尤其是在面对汉帝国这种霸主级别强国的时候,两萨特拉普不会是其中的意外。
“彦叔的意思温已经明了。”桓温考虑的是:“他们不向天竺幕府投降,向我们投降,是否能够进行接受?”
诸夏的用兵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特别是率军远征一个强国,军队一到就逼迫对方屈膝投降,被视为是一名武将的最高成就。
桓温身上的光环不少,还是渴望能够多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就。
再来是,远征舰队需要一个开门红,没有比仅仅是进行登陆就威逼两萨特拉普更好的开局。
现在的问题是,他们到底能够协商出一个什么样的投降条件。
“我们需要时间建设这个桥头堡。”袁乔的意思是:“便是不能协商出想要的结果,拖时间对我们同样有利。”
“想必两萨特拉普已经有割土求和的心理准备,同样明白需要付出不俗求和的财帛。”桓温是很认真地在探讨两萨特拉普的投降条件:“他们希望脱离这一场战争,哪有那么容易!”
最好的结果是,他们能够从想要脱离战争的两萨特拉普身上攫取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