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小子该多么好!”
傅月明听了这话,不敢接口,家中没有子嗣继承香火,是她母亲两世的心事。于此事,她也颇为犯难,上一世正是为此傅沐槐才会为她招赘,乃至引狼入室,今生此节若不得妥善处置,只怕就还要走上一世的老路了!这几日,她一直在苦思对应之策,然而思来想去,总不得个法子。母亲已是这个年纪,再要生养委实不易。若说为父亲纳妾,那更是不成的——即便母亲愿意,父亲也决然不准。
母女二人各怀心事,忧心忡忡之下,一路无言。
过了约莫一个时辰,轿子出了城,来至白云观前。
两个丫头先下了轿子,上来搀扶太太姑娘下轿。傅月明下了轿子,打眼望去,只见一座道观立在山脚,白墙灰瓦,庭院幽深,绿树掩映,曲径通幽,颇为幽静清雅。那观门上立着一个匾额,上面以隶书写着“白云观”三个大字,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乃是前朝一位名家的手笔。
原来这白云观乃是前朝一位道姑所建,传到如今已有一百三十四年之久,当今的主持亦是位女道士,年约四旬,号叫做清静散人。她善演先天卦数,能卜世间吉凶,故而这白云观的香火也极为旺盛,每逢初一十五来此上香的女客络绎不绝,比肩接踵。今日并非正日子,倒没多少客人,这白云观也难得有此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