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第一帝国
首页

第10节

跟张汤情投意合,配合默契。张汤援引儒家经典解释判决,公孙弘则对张汤赞不绝口。其中奥秘,值得深思。

事情恐怕还得从头说起。

先说秦。

大秦帝国是“吏治天下”的,这当然与他们靠法家思想立国有关。在法家看来,一个国家只需要两种人:农民和战士。农民为君主种田,战士为君主打仗,如此便足以富国强兵。其他人,都是多余。

那么,谁来管理农民和战士呢?

文吏。从朝廷大吏,到郡县长吏,再到乡里小吏,都如此。事实上,一个只有农民和战士的国家,是不需要思想文化的。那些种田的“工蜂”,打仗的“兵蚁”,也不需要懂得太多,守纪律听命令就行。

故,秦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刘邦创立的新政权则是另一番景象。高、惠、文、景四朝,一般事务仍沿秦例交由文吏处理。占据要津的则不是功臣勋贵,便是他们的后代,比如曹参之子曹,周勃之子周亚夫。周亚夫还既当过太尉,也做过丞相。

也就是说,政由勋贵,事归文吏。

这并不奇怪。毕竟,勋贵们是刘邦的战友。刘邦及其继承人既需要他们的政治经验、崇高威望、影响力和号召力,也需要用封侯拜相的方式酬谢他们的功劳。这跟当年的分封诸侯建立王国,如出一辙。

同样,这两件事也都是封建残余。

因此,秦始皇未竟之事业,还得由汉武帝来继承。当然,彻底铲除封建残余,要到隋唐以后。但,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却势在必行。

贵族政治,怎么就要不得?

因为贵族政治与封建制度是共生并存的。在封建制度下,国是诸侯的,家是大夫的。如果国破家亡,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诸侯和大夫。所以在封建前期,诸侯无不治国,大夫无不齐家,这就叫“首长负责制”。

何况封建前期的家和国,都不大。一国则一城,一家则一邑。诸侯和大夫,国君和家君,完全可以直接面对国民和家人,这就叫“直接君主制”。

当然,即便是直接君主,也要有人协助。这些助理、帮办或官员,天子的是公卿,诸侯的是大夫,大夫的是家臣。

后者在理论上都是前者的兄弟子侄,实际上是族人们一起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叫“家族共治制”。

首长负责,直接君主,家族共治,这样的政治当然是贵族的,也只能是贵族的。

很难说这种政治好还是不好,但肯定不适用于帝国时代。帝国不是小国寡民的城市国家,而是幅员辽阔的领土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

相关小说

折竹碎玉 历史 /
折竹碎玉
深碧色
112858字09-06
入局而定 历史 /
入局而定
狂上加狂
97859字08-31
海棠春信(重生) 历史 /
海棠春信(重生)
白露栖木
116738字09-29
从被解除婚约那天开始 历史 /
从被解除婚约那天开始
青浼
  【古早霸总虐文言情女配觉醒+觉醒后依然不当人+全员火葬场】  &e...
757063字01-28
后宫乱 历史 /
后宫乱
青卿
" *和亲公主入宫前意外失身,最终一步步成为太后的故事。*
477091字04-28
重生七零,不做炮灰 历史 /
重生七零,不做炮灰
北康黑落
董娇娇死后才知道,自己的世界是一本书,而她原本是书里的女主,只是被穿越女夺走...
298912字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