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工头拦着不让他再下井,结了工钱让他离开。他放下自己的尊严,苦苦哀求、赖着不走,那段灰暗日子里,有着他一辈子都不想回忆起的心酸绝望。
因此,当陶姜借给他四百块钱的时候,他甚至都没有去追问钱是哪来的。他明白这世上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才是难上加难。那一瞬,他就在心里将陶姜当作是自己这一辈子最好的朋友。
……
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室里的同学三三两两的走了。方远他没动,一贯独来独往,想着去图书馆自习前先看看陶姜的信。
拆信前,他就盘算着这两年来自己帮着学校的研究生和教授做翻译,除了给家里弟妹寄钱做学费,也存下来些钱,要不趁下次去邮局给陶姜寄信的时候,把之前借的钱都还了。
将信纸展开来,方远粗略地读起信的内容,和往常的来信一样,两人都会聊一些彼此的近况,陶姜首先就告诉自己,以后他的通信地址有变动,因为他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正式下海经商了!
读到这,他也是莞尔一笑,这的确符合陶姜的性格,他最耐不住工厂的条条框框,向往自由。不过,接下来他还说自己是和他们的高中同学一起合伙的在县城里做香烟生意。
一个在他舌下转过了无数次都没有吐出的名字,久违而又熟悉的三个字,猝不及防地映入了方远的眼睛,在他眼底掀起了汹涌的波澜……
☆、第24章 一张汇款单
日子过得太顺心了,也会有麻烦找上门来。
这天,尤晓莺刚刚准备出门,就被三哥小声叫住,可等了半天也不见三哥说话。
她急着去开店,就出声催促道:“三哥,有什么事吗?我还赶着去开店呢!”
尤晓峰呐呐半晌才把事情说出口:“晓莺,你现在手里宽裕不?宽裕的话,能不能借我两百块。”
尤晓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她从没见过平时爽朗的尤晓峰,这样畏畏缩缩的一面,他应该是不好意思和自己张口借钱。不用问,这回又是借钱给刘倩买东西吧,看情况说不定三哥已经把身边的熟人都借遍了,实在没办法,才想到和家人开口的。
见时间已经耽搁了,父母已经出上班了,难得家里只有自己和尤晓峰。尤晓莺也不急着走了,反正店里还有陶姜在。前一阵她也忙,一直没时间和三哥论讨他和刘倩的事,今天赶巧了,她打算和三哥好好聊聊。
尤晓莺作出不经意的口气问道:“这次你那对象又想要买什么?”
“你、你怎么知道的,我处对象了?”尤晓峰有些吃惊,但很快就反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