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大,午休期间往返辛苦,就特意在学校里设了一个教职工食堂。胡老的女儿胡大姐就在食堂里负责采购和做饭,即使才短短的一个星期,尤晓莺也能从胡大姐清晰明了的采购清单中看出她能胜任这份工作,为此,胡老也没有初始的反对态度。
食堂供应午餐给二十多个教职工饭菜,胡大姐一个人就能搞定。但全校学生三百多名学生,远远超出了胡大姐的能力范围,恐怕要请一个炊事班才行。
尤晓莺了解过在安县除了中学会向学生供应伙食外,小学里还没有这个先例。但她也相信魏老师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提出见议肯定是有原因的。
“我也知道这事是在为难学校,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你也知道我们学校里基本上是农村孩子,家里住的远,中午根本没时间回去吃饭,好多学生要饿一整天肚子……”
明桥小学的学生和县城一小、二小不一样。这两所小学都是根据生源户籍划片区招生的,学生是有充裕的时间在中午回家吃午饭的。但明桥小学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县城四面八方的郊外,有些孩子每天为了上学来回得走几十里山路,可能四五点就起床吃了早餐,下一顿的等到走回家七八点之后。
魏老师的未尽之意,尤晓莺也能明白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期。一天下来大量的体力脑力消耗,再加上长期的一日两餐,营养跟不上必然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
提供午餐似乎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但尤晓莺也会有顾虑。
学校的财务是什么情况,她最清楚。校舍修建已经花费了不少,接下来还有教职工每个月的工资,急需采购的教具,一大堆花钱的事项排着的。开学时收入了一笔学费,但和着这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尤晓莺手里还有点余钱,但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花在钢刃上。三百多个农村学生的一顿要吃多少,多出的炊事员的工资,都是笔不小的负担。
“魏老师,学生午饭的问题是我们欠考虑了。但以食堂现在的条件,供应不了全校师生的伙食。”
魏老师也看出了尤晓莺的犹豫,他试探道:“小尤老师,食堂可以卖饭票,酌情收点伙食费的。”
一般学校里的食堂是有地方财政补助的,饭票只收取了伙食的一部分成本。但单纯的售卖饭票并不可取,一没有地方财政的扶持,长此以往,学校的财务同样无法维持;二来,饭票再便宜,也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负担得起的。
学校里的学生即使都是农村户口,但也能大致的分为两类。大部分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指望着老天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