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本高,纸张算是奢侈品,而有机会用到的这些东西的,都以朝廷为核心的那一圈人,如今也是因为皇帝有了新的要求,少府才做出了调整。
张并山摇头:“主公请再看这一本。”
温鸿看着第二本《小学经典选集》,忽然意识到一件事——这本书跟之前那本书的字迹居然完全一模一样。
人写东西的状态会受到环境影响,纵然书本上的字是同一个人书写的,也不至于字字句句毫无差别,能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是建平那边出现了某些他们还不清楚的情况。
张并山低声:“据说朝廷这些日子已经得书万册。”
《小学经典选集》只有八页,不过书籍内容再少,能积攒到一万本,也算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最开始太学祭酒之所以只打算印上百本,是为了避免消耗太多人力,但随着雕版印刷的出现,少府那边又支援了大量的纸张,便放开胆子,一口气印了一大批。
也正因为此事,本来作为厉帝时期旧内官的侯锁,名声居然慢慢好了起来。
温鸿思忖片刻,道:“天子这是在扶持内官。”
——作为张并山的主公,他的推断能力跟自己的心腹幕僚显然相得益彰。
张并山做了补充:“除此之外,小皇帝还想借此收一收东地人心。”接着道,“然而她已经大大得罪了东地豪强,那些黔首之心,便是收来,又有什么用处?”
一位幕僚道:“张君所言极是,典无恶伏诛后,那位小皇帝却还派人收了东地的马草,显然是别有所图。”
张并山闻言一惊:“朝廷派人收了东地的马草?”
那位幕僚赶紧解释:“当日典无恶要与朝廷打仗,便令人多种马草做供给之用,他既然身死,马草便也没了用处,当地农人的生计也因此中断。后来据说是那些小将军们写奏折回去,希望皇帝能减免农家税赋。”
然后不但减免了税赋,还让人原价收购所有马草,但令北地这些人不解的是,小皇帝最后却没把马草带回来,除掉朝廷军队用掉的那一部分外,剩下的基本都直接扔在了地里。
那位幕僚摇头:“天子年纪小,只晓得花钱,买了东西后,又不晓得如何安置,居然随手一丢。”
——他们并不知道,温晏然这么做,其实只是单纯地想要败一败国库而已……
张并山闻言,总算松了口气,向温鸿道:“此乃大好事,既然小皇帝不用太多马草,那大约是不会主动掀起战事的!”
温鸿也觉得自己的心放下了一些。
自天子登基以来,南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