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他,能够钳制住王振海手下的各个部属,也唯有他,能够平稳王振海死后海上混乱的局势,震住海上其他几派海盗势力。最关键的是,乔思源对招安的态度比王振海更加积极,若能保得乔思源的性命,让他平稳住局势,不要贸然反扑,待老夫查明了朝廷此次责难的缘由,图谋对策后,再来重谋招安大业。”
“可是乔子渊现在在哪里呢?您不是说朝廷已经下令将王振海的手下一律捉拿归狱吗?此刻福州府内只怕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他就算插翅也难飞了啊。”顾水璃听了胡至宗一番分析,也是心急如焚,“胡大人,不知可否求助于刘总兵?”
胡至宗愣了下,面现为难之色,“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同顾夫人一样这般通晓事理、不受世俗陈见束缚的。刘总兵是带兵抗倭的武将,杀敌是他最大的责任,他怎么可能会同意招安之策?老夫以前曾经和他略提了几句,他极力反对,所以,老夫再也没有和他谈过此事。”他叹道:“招安一事,一直是老夫一人在努力,所以到了现在这样的时刻,确是孤立无援了啊!”
“那夏副总兵呢?他是我的义父,不如我去找他想想办法?”
胡至宗感激地看了顾水璃一眼,“夏盛源虽然比刘宇良想法要通透一些,也许有可能接受招安的想法。但是,他此刻正和你家孟参将一起在广州,鞭长莫及啊!”
“那可怎么办呢?”顾水璃一时也没了头绪。
室内一时沉默了下来,三个人都垂头不语。胡至宗突然站起来,轻声笑了:“不到最后一刻,谁也无法知道真正的结局。”他快步走到一张桌子前,拿出了纸笔,站在那儿垂首沉吟。于夫人见状,急忙心领神会地走过来,站在一旁磨墨。
胡至宗沉吟片刻后,飞快地提笔书下几行字,又从怀里掏出印章,盖在落款上。
“顾夫人,我不知道你和那乔思源究竟是何关系。但我想,乔思源能够收下顾夫人送的信,又听从了你的劝导,想必你们的关系非同一般。”胡至宗将刚刚写好的那张纸递给顾水璃,“朝廷问责的官员到来之前,我仍是巡抚浙江、福建两省的二品官员。此刻,除了福州府内少部分上层官员之外,其他州府官员应该都还不知道这一番剧变。这是我亲笔所写的通行文书。短时间内,在浙江、福建境内都是可以畅通无阻的。你若能够见到乔思源,还请将此文书交于他,助他逃走。”他深叹一口气,“希望有了他的努力,能够节制住王振海的手下,免得沿海一带又一次遭受生灵涂炭……”
作者有话要说: 熟悉明史的亲们应该看出来了,这一段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