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后对出于过往遗憾的执着而进行的削足适履,不管林瑾瑜怎样说他喜欢的人是个男人,林怀南都认为——他至多是双,他可以选择去喜欢女人。
然而事实是无论身为何种取向,爱这件事都不由自己做主,它不是人一种清醒、功利的自主选择,而是自发从人心底发芽的种子。
“我不想对你一无所知,我想了解你,想让你作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好人自由生活,”林怀南道:“我也是这样做的,从小你需要的、想学的、想玩的,我都尽己所能给你了。”
“是的,在自由主义的形式之下,用一种上位者的姿态尽己所能给我了,”林瑾瑜已不再是见识、学识,所有的一切都矮林怀南一头的未成年中学生,他侃侃而谈着自己在漫长的痛苦中对父亲的思考:“我至今都记得,十四岁生日那天,妈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我说想一家人一起看场电影,你没有来。”
“小瑜,爸爸不是故意的,只是太忙了,”林怀南说:“而且那部电影其实并不出色,比较……鸡肋,爸爸后来不是作为补偿,陪你看了另一部。”
林怀南选的电影是什么林瑾瑜已经忘了,只记得得过什么奖。那也许是部非常优秀的电影,比林瑾瑜自己选的口水喜剧烂片评价高不知多少倍,但——林瑾瑜已经忘了,或者他从来就没记住过。
“是的,”林瑾瑜说:“您正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在自由主义的形式下,以一种隐性的上位者姿态给予我一切’。或者您可以去了解一下哈里哈洛的猴子实验,从小,你跟我就不对付。”
林瑾瑜和他爸从小就不对付。林怀南总是喜欢那些高逼格、有深度、属于成年人的东西,而对青春期小孩喜欢的所有丝毫不感兴趣。
换句话说,他缺乏降维的能力。十多岁的时候,当林瑾瑜尝试跟父亲分享自己喜欢的一切,歌曲、动漫、小说、电视剧时,他总是不屑一顾。他觉得林瑾瑜总会长大的,他会知道那时他喜欢的东西连同过去的自己都是幼稚的代名词,然后明白什么是真正成熟、经得起岁月检验的广博。
站在未来看,林怀南也许是对的,许多林瑾瑜十四、五岁时奉为圭臬的东西,如今已被他视如敝屣,连同十四、五岁时的发言一起,都沦为了一个人成长过成里幼稚的印记。可未来与现在并不相通,在那时当下,对于正存在着的、十四五岁的林瑾瑜来说,快乐与整个世界简简单单,就藏在那些成年人看起来颇幼稚的爱好里,藏在一首并不高明的歌、一部没什么深度但是好看的漫画,与一本小说里。但缺乏降维能力的父亲无法与他感同身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