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不一样,但格式和行文风格非常接近,尤其是结尾,都是xx指平水云云。
“你看的是哪一部分?”我呼吸不由得粗重起来。
木户加奈朝前翻动几页,然后说这是一系列地图,统称叫作《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留下来的珍贵航海资料。我前后翻了一下,类似这样的图还有好几张,词语风格如出一辙。
终于找到那几句怪话的根儿了!什么“平水”啊、“几指”啊之类的,大概是某种航海术语。可有一个根本问题还没得到解决——那几句话如果是指示方位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没有什么路线图之类的?”我追问。
木户加奈翻动数页,里面有一个折叠的长幅,展开来看是一个地图长卷,从地势和地名看应该是从南京到东南亚的水路航线图,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标记,沿途标了十几条航线和一百个地名,航道走向、水沉、洋流、礁石和天文方位,全都标记得一清二楚,极为详尽,简直不敢相信古人的航海技术已经精密到了这程度。
地图上的文字细如蚊蝇,我没任何航海基础,看了没多久便头晕眼花,赶紧闭上眼睛,放弃了寻找线索的打算。
这事啊,还真得靠专业人士来干才行啊。
过了好一阵,图书馆从屋子里出来,一头灰尘,气喘吁吁:“没找着你们想要的,今天不成了,你们回去吧,赶明儿我慢慢翻。”
“不必了,我们已经找到了。”我抬起头来,把《武备志》递给他。图书馆愣了一下,接过书快速翻了几页,狠狠地拍了一下大腿:“对呀,我早该想到这本上面有,怎么就给忘了呢?”
他眼神突然一凛,严肃地对我说道:“就算是你们自己找的,钱也得付一半,我没功劳也有苦劳。”
我“扑哧”一声乐了,我认识的人里,也只有图书馆能厚颜无耻地说出这样的话。我笑着说:“好,好,我付给你一半辛苦费,不过你得帮我们认认,这是什么来路。”
图书馆没回答,右手拇指和食指飞快搓动。我闻弦歌知雅意,赶紧递过钱去。他接过钱去,大嘴一咧,拍着《武备志》的书皮儿说:“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事儿你们知道吧。那是多牛的一次航海壮举。后来到了成化年间,皇帝希望再搞一次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不是太监吗,所以这事又交给太监们去办了。你们也知道,明朝太监没几个好东西,有一位叫刘大夏的官员担心阉党因此势大,畏惧后患,居然将郑和积攒下来的资料档案付之一炬。从此之后,七跨重洋的第一手资料,就只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