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地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啊。”不是要你挤学习时间,是要让你课外没时间去胡闹的呀!
如果你养了一个越宁这样的孩子,就一定要有足够的承受能力。
越宁就这么混来混去,混到了中考,捏着县中的录取通知书和二中的三千块奖金,晃晃悠悠地回了家。
小胡老师:……好像能抵我好几个月的工资。
与此同时,县中中考被二中学生给挑了的消息,传遍了县城。县城统共这么大,有孩子上学的,认识邻居家孩子中考的,很快就得到了这一消息,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无疑是三千元巨款。越宁还没踏进高中的大门,就已经被老师们熟知了。
小何医生在医院都知道了越宁的“丰功伟绩”,他有同事家孩子也在上学,对教育很关心,闲聊时讲两句,也还记得越宁在县医院住过院。
小何医生心里打了个响指,回来就跟何院长夫妇,连同他寡居的奶奶一起摊牌了:我喜欢上个姑娘,能带回来瞧瞧不?姑娘是一小的老师。
何院长想了想,小学老师,儿子还看上了,不错不错,点头了。回来跟老伴商量着去买身新衣服,毕竟头一回见儿子带女友回来,得郑重打扮一下。连老母亲也一起去百货公司,也是借这个由头给节俭的母亲买新衣。
小何医生欢快地跑去小胡老师那里通知这一喜讯,小胡老师紧张极了:“那我是不是要去买身新衣服?还有宁宁,他都没什么衣服穿,一起买了吧。”
小何医生满口答应了:“应该的应该的,宁宁要长个了,得买大号点的衣服的。”
无巧不成书,两拨人马遇到了一块儿。
小何医生、小胡老师、越宁,一家三口的架式,把何院长夫妇连同何老太太镇住了。
#卧槽!我那没结婚的儿子忽然拖家带口出现在我面前了#何院长吓了个半死!以为儿子悄悄做了什么事,把人家姑娘怎么怎么样了。
第23章 惊吓(二)
卖衣服的姑娘乐了。这时节,百货公司已经开始允许个人承包柜台了,搞承包的也多半是以前在这里站柜台的员工。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县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不大的县城里,老居民之间至少会混个眼熟。何院长家在县城算是中等以上的收入群体,买衣服的频率比较高,姑娘也认得他们家几个人。
放下手里正在织的毛衣,站起来笑吟吟地看着这六个人。由于小胡老师要先给越宁买衣服,他们在东边。何院长三人在买中老年服装,在西边。一边三个,正好对称。看着彼此,都觉得时空仿佛凝固了,柜台姑娘看得津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