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的衣物就藏在这鼓里。从这些迹象看,他们像是搭档,混乱中一个在掩护另一个离开。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刺局设完之后又何必往桥上走而不直接进乐器店呢,那样不是更安全吗?
琴面上的线纹,是受到意外震动之后保持强控琴弦导致的。街面铺石上的两道裂痕,粗细不一,是一种细长武器和一种尖利武器对抗造成的。从这迹象上分析,那穿塌鞋的刺客和奏琴先生在混乱中发生了极短暂的激斗。这样的话刺客和奏琴先生非但不是搭档,而且是相互威胁的对头。刺客转回来就不是为了逃脱也不是为了再杀,而是要对付那个奏琴先生。或者,那奏琴先生已经成为他逃脱、再杀必须清除的最大障碍。
至于这两个人交手的结果是怎样的,卜福看不出。两人是怎么离开的,也只能猜一猜。奏琴先生很有可能是赶在官兵完全控制三桥大街内外街巷之前,从他自己房间的暗门溜走了。而穿塌鞋刺客没来得及,只能换上鼓里那被杀兵卒的衣物混出三桥大街。
想到这里,卜福又看了一眼鼓面,他猛然觉得那切开的口子有些异样。于是赶紧在鼓的旁边蹲下,将那切口边翻起一小块来仔细辨看,然后再提起死去兵卒的脖颈看了下。随即起身大呼一声:“不好!张县令有难!”
青衣女子走入幽暗深邃的山林后,轻吁了一口气。所有事情都按自己的设计完成了,大仇得报,遂了多年心愿,而且也没违指令,终究是在最后时限前完成。就在青衣女子以轻松步子沿山道快速前行时,突然一缕冷风从脸上拂过,让她不自禁地打了个哆嗦,后脖颈处的毛发立时蓬竖起来。
此时她才发现,自己的周围色沉如墨,头顶树冠覆盖如墓穹。寒意不知从何而来,路径不知去往何处,恍惚间黑暗中的一切都在随着冷风摇摆、移动、恍惚。
“风寒且挟腥,是属阴风。”青衣女子做出这个判断的同时,双腿前弓后盘,半蹲半跪,将身形沉下。然后凝气屏息保持住这个姿势,随时准备发力,或左或右或后都可以纵身逃窜。
阴风刮过之后,青衣女子恍然之间发现自己所走的荒简山道已经变成三层二十一阶的登殿道。山道两旁原是杂草荆棘,在青衣女子的眼中却全成了铁架石柱,上面还吊挂着被剥皮割肉、开膛破肚但仍旧半死不活、应死犹活的肢体,场面让人不由地胆战且恶心。往前去,是惨雾淡淡,往后看,是冷烟飘飘。而两边的铁架石柱之间,有许多牛头马面般的暗影在无声地往来。此时,一阵阵的阴寒冷气由两边蔓延而至,并且在青衣女子周围渐渐聚拢。
“阎王殿?剥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