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完后指了指他道:“很好,你若是也像你父亲,憋个老气横秋的样子来同本宫禀报,本宫是一概不信的。”
这样说,意思便是已经相信景流晔所言了。
景流晔心中一动,仰起脸来看皇后。
皇后走到他面前,对着他的手肘虚扶了一把,叫他不必再跪。
然后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却没有再问那金矿的事情,而是说了句:“我记得,你与知知似是年龄相仿。”
景流晔想起那日看见的,金桂仙子一般的公主,点点头道:“母亲提过,我比公主大上三个月。”
“竟是同年,都是正好的年纪。”皇后感慨,“看着你们,才觉得自己显老了。”
景流晔忙弯腰拱手:“皇后娘娘千岁,红颜不老。”
皇后捂唇笑笑,将他仔细又打量一回。
“模样聪秀,落落大方,是个好孩子。身负重任远道而来,你也辛苦了,这几日便在府中好好休息。寒食节阖宫上下要一同拜祭先祖,你也一道进宫来吧。”
“是。”
景流晔恭声应了,弯腰退出殿去。
临走时瞥了一眼,看见皇后还拿着那份记载着金山的卷轴,低头细看。
第10章
直到景流晔离开中宸宫很远,回头看那齐整的朱墙,仍旧心情复杂。
其实,他并非单纯是来回禀金矿之事,更重要的,是得跟皇后伸手要东海的军需。
东海疆域辽阔,海岸线绵延又曲折,多的是防不胜防之处。仅仅依靠从前的军需份额,将士们的日子已然逐渐捉襟见肘。
献上金矿只是一个讨好的手段,景流晔的真正目的,是要说服皇后增加给东海的拨款。
不过,那就不能操之过急,须得沉住气,以后会有机会的。
这次进都城,景流晔做了几手不同的打算。
最好的情况,便是皇后直接答应,增拨百万白银,即刻押往东海,可解燃眉之急。
但是这种情况概率极低,不说景流晔,哪怕是丁洋王出手,恐怕都无法做到。
而差一点的情况,则是皇后有意推诿,迟迟不肯增拨。
毕竟东海距离遥远,沿岸又历来是穷苦之地,无肥田沃土,也无龙凤人才,将银子花耗在这种地方,当然不如花在富饶之地。
景流晔已打定主意,若是遇见这种情形,便得慢慢熬,不论皇后如何推诿,他也要将银子带回去。
至于最差的情况……便是皇后直接下旨给东洲节度使,将金矿从景家军手中抢去,拨款一分也不给。
这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