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为后,再三请求南安太妃做媒。
南安太妃考虑片刻,笑道:“媒倒是说得,我心里也觉得两个孩子相配,但是就不知道贾家答应不答应。满京城里都知道,凤哥儿极有自知之明,常说自己家败落,配不得达官显贵,已婉拒好几门富贵人家的求聘了。”这话是告诉韩母惜春在京城里炙手可热。
近来韩母替子求聘儿媳,凤姐替姑挑选女婿,在京城里各人看来,一个是不自量力,一个是颇有自知之明,十分不同。
韩母道:“贾家若答应,自是子异的福气,若是不答应,只能说两个孩子没有夫妻之缘。”
事到如今,韩母早没了先前的锐气,而且她留心查探了一回,惜春迟迟未能说定亲事,也是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实难抉择。
南安太妃到贾家时,凤姐正愁得不知如何是好,那些高门显贵说来求聘惜春,其实仍旧看他们不上,不过是想和卫若兰黛玉夫妻做亲戚,不是替纨绔子弟说亲,就是替庶子说亲,前者配不上惜春人品,后者惜春又非迎春,凤姐不愿她做庶子之妻,她原是大户人家出身,又常在外走动,如何不知嫡母婆婆和庶子媳妇之间的嫌隙?
因此,南安太妃替韩奇说媒,早从宝玉嘴里得知风筝一事的凤姐心中只有天生一对四个字,随即又有些犹豫不决,谁不知韩母近来的作为,如何看得上惜春?虽说韩母确实不是刻薄人物,但也不是妙真那样体贴和蔼的慈善人。
南安太妃笑她考虑得是,笑将韩母在自己跟前的一番言语娓娓道来,道:“不说别的,单有卫节度使在,韩家就不会怠慢了惜春丫头,不然我才不答应替他家说媒。”
惜春不仅是黛玉嫡亲的表妹,韩奇还在卫若兰麾下当差。
凤姐抚掌一笑,道:“太妃说的是。”
低头沉吟片刻,凤姐想着得问过惜春之意才好,遂道:“我原想过了今年再催我们爷起复,如今看来,倒是先起复再应他们家的求聘,也算门当户对。太妃等我问过我们老爷太太,明儿回话如何?我终究是嫂子,不能做父母之主。”
南安太妃笑道:“应该的。那些矜持人家,哪个不是媒人登门三四遭才答应。你只管问你们老爷太太,个个都考虑一番,过几日再告诉我不迟。”
凤姐十分感激。
南安太妃又说道:“我们府里有个长史官的缺儿,半年前就决定留给琏小子了,你们不必往别处去,我回去跟王爷说一声,直接就把文书冠服送来。”
凤姐听了,自是感恩戴德。当年她只想博个美名儿,且也的确认为南安王府并无大事,有利可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