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作者:罗西
以描绘欧洲历史人物在死后世界纷争的【RHUMA回忆录三部曲】继《以太之翼》之后的第二部《两面镜子里的肖像》,延续前作的世界观与人物设定。
一个是以经商起家的暴发户、有着尊贵身份的巴黎贵族;一个是曾流浪街头、成名后还是寄人篱下的日内瓦公民。
同为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和卢梭却被黑色命运缠绕。
偏见、误解、阴差阳错在两人死后的相遇与冷战中继续升温……难道一切只能在遗憾中终结?
小说题目向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一书致敬。
“我恨你,因为我要恨你:但是,假若你要我爱你,我这颗恨你的心原本更值得爱你。”—— 1760年6月17日 卢梭致伏尔泰的绝交信。
内容标签:相爱相杀 契约情人 虐恋情深 破镜重圆
搜索关键字:主角:伏尔泰,卢梭 ┃ 配角:笛卡尔,帕斯卡 ┃ 其它:历史,启蒙运动,和解,复活
==================
☆、一切在终结处开始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
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马太福音第十八章
宽恕敌人的美德,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伏尔泰
我恨你,因为我要恨你:但是,假若你要我爱你,我这颗恨你的心原本更值得爱你。
—— 1760年6月17日卢梭致伏尔泰的绝交信
一
一切在终结处开始
1878年5月30日。
“迷途的人倾向于不知不觉走出一个圈… …然而我所思考的却是:生命难道不是一个轮回?一切都要在终结处开始。”
“仿若凤凰涅盘在灰烬中重生么?没有死亡就没有新生。”
黑夜的雾霭中渐渐透出两个模糊的身影,灰色的长袍划过草地。这里是人类共同回忆录实体化个体联合协会的后院。天空只有黑暗,没有星光的闪耀,但是至黑中孕育着光明。作为1650至1850届法国馆的接待员,笛卡尔和帕斯卡穿过黑暗,向渡口走去。
“又要欢迎我们协会新的成员了,这个时候你会感到什么?”帕斯卡问。
“未知恐惧不确定性… …死亡与新生的希望,新的世界。”笛卡尔说,“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