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水土。”
那汉人儒生的身后军旗翻涌如潮,兵戈互击如啸,哲巴亥见到这等声势是又惊又怒,破口大骂道,去你的汉狗!樊人宁死不降!
“王子豪气冲天,绝非贪生怕死之辈,确是小人唐突了。”李相如哈哈一笑,复道,“王子可知,漠北诸国与我汉境毗邻百余十年,虽时有纠纷,大抵还是唇齿相依安于无事。为何而今偏偏樊凉遭致了灭族之灾?”
“我如何知道!”哲巴亥嘴上应承,仍是眼观四方耳听六路,只想杀出一条血路。
“一切只因我朝的皇帝换了姓氏……”李相如将简倪二人的过往与朝中太子玉王争权一事挑详拣略述于对方,却猛听得一声断喝,“这与樊凉何干?!”
“……太子的本意只想借北伐收兵权,巩固其位。在下实是忍不住要替樊凉百姓叩天叫屈,居然只因别国内斗便陷入了这国破家亡的无妄之灾。”一言中的。哲巴亥转过眼眸,拧起眉头打量侃侃而谈之人。那矮小汉人见其面色渐异,于是面含微笑地躬身抱拳,作下一请,“在下斗胆欲给王子示一条求生之路,王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待哲巴亥下马上前,又道,“然则比起兵权,太子与玉王更失之不起的却是‘民心’。自秦皇一统天下,但凡天地更迭改朝换代,前朝遗氏之于当朝皇帝都如喉中鱼骨背上芒刺,无有不除之而快者。偏生这前朝太子简森,恣意洒脱,平和近人,极得民望。无论皇帝还是太子俱是既想杀之后快又怕众口悠悠,委实左右为难,寝立不安。而今殿下身在樊凉,正是天意所归。只要王子将他的头颅送去京师,示诚请和,如此便是让我朝皇帝的心头大患不药而医。在下敢断言,樊汉两国定将一如过往,从此再无兵忧!”
“……你又为何要助樊凉?”
“非也非也,在下忠心事主,言出肺腑却并非为助樊凉。”李相如又作下一笑道,“如在下先里所言,王爷与殿下牵绊甚深。王爷虽为不世之才,可终究难忘尘情,不忍对殿下痛下杀手。兵权在握而推诿不决,只怕将因此获罪于朝廷;再者,纵使狠下心来倾兵压境,也难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徒让朝中太子坐收渔翁之利。在下不过一个百无一用的厉舌小人,直得凭这唯有的本事来助我家主子。”
哲巴亥细想此人所言,明明想出言相驳,可心里却越来越忍不住认为它在情在理。矛盾挣扎间,青筋爆额,毛发倒竖;气岔难言下,骨骼作响,浑身打颤。
“殿下弃汉投樊,只因钟情于契同道合的季少侠,绝非出其本意。相识一场,想来王子也深知殿下秉性,一个极为多情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