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到底是谁,此时的担心却不是假的。他收回目光,神情淡然地看向下面的朝臣:“众位爱卿想要朕什么解释?”
底下忽然便安静了下来。
萧翊时的目光一一掠过,那目光冷肃犀利,不论那王莽达也好,还是那些质疑的人也罢,都呐呐地不出声了。
“朕知道,你们想问的就是先帝到底是怎么死的,寿王到底是怎么死的,你们还希望李太妃是朕杀的,更希望萧秉那小儿是朕动的手脚,为的是斩草除根,只是老天有眼功败垂成了而已,对吗?”
萧翊时的语气森然,最后两个字一字一顿,更显气势。
朝臣们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萧翊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旁边一直一言不发的容昱墨轻笑了起来,那笑声清朗,在大殿中回荡。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陛下心存仁善,才一直三缄其口,却没想到,被世人如此误解,世人误解也就罢了,”容昱墨冷笑了一声,“在座各位身居高位,理应忠君报国,某些人却整日里以阴暗之心妄加揣测,如此用心,难免让奸人得偿所愿。”
刚才质问萧翊时的那人脸色有点泛红:“容大人,此言差矣,忠孝仁义礼智信,乃是国之根本,为人臣子,若是一味拍马奉承,那不成了谀臣弄臣了吗?我等只求一个明白而已。”
乔梓听得血往上涌,这些言官谏臣,晋武帝荒唐误国的时候去了哪里?有本事倒是像容靖宇一样死谏啊,那会儿躲在后面,现在倒是一口一个忠孝仁义,真是好笑。
她捏紧了拳头,冲动地想要跳下去帮容昱墨一起舌战群臣,几乎就在同时,萧翊时几不可闻地轻咳了一声,好像在示意她稍安勿躁。
容昱墨澹然从容,不疾不徐地驳斥着那些大臣的围攻,他的声音清朗动听,措辞引据论点,既不咄咄逼人,也不软弱无力,比起诸葛亮舌战群儒毫不逊色,乔梓听得津津有味,看向容昱墨的眼中多了几分敬佩。
不妙的是,一到了那两个关键的问题,容昱墨却只能避之不谈,迂回了事,与之对辩的大臣揪着这个不肯放,非要他说说陛下为何要三缄其口。
旁边萧翊时的几员心腹武将满脸愤愤之色,他们不善言辩,却难以忍受这样的侮辱,眼看着就要到爆发的临界点了,萧翊时却依然漠然坐在龙椅上,一语不发。
“好了!不要再争了!”位于首排的一名老臣疾言厉色地道。
“鲁国公,你乃三朝元老,为何不出来说句话?先帝去时,身旁只有陛下一人,寿王当时身在何处?皇室血脉,同室操戈,难道你要眼睁睁地看着寿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