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还没摘得怎样,他们两个就来了,还带了双方的父母。两个老实人手里拿着几大块烟熏猪里脊肉,是猪身上最嫩的部位。
“师父,早上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俩简直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身用不完的能量。
赵安安向他们父母微微点头,并带他们去店内落座。两对父母还未坐下,便将手里的肉给了赵安安,还连连说着感谢的话。赵安安并未推辞,收下了烟熏肉。按照古代的拜师仪式来说,是要收礼的,而且收完了还得回。她转身上了阁楼,拿出两个锦盒,里面装的是绣了他们两个人名字的高筒厨师帽。尽管赵安安不认为这有什么重要,可是在现代人的眼里,拥有这么一顶高筒帽才是厨师的起点。
“授徒之道,首重在德,其次在忠,其次在勤”这是我厨门祖训。自拜入我师门之后,为师希望你们勤勉刻苦,忠诚踏实,认认真真创作好的料理,让吃的人感受到幸福。“业精于勤而荒于嘻”,望能长以此话为戒,终身进取。”
阿奇和方同齐齐跪下,说:“我愿拜在师傅门下,聆听师傅教诲,望师傅教之、督之、鞭之。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一日为师,终身若父。”
拜师仪式简单,很快就结束了。赵安安留了两对父母吃早饭,由阿奇和方同亲自下厨烹饪。两对老人吃得热泪盈眶,说平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菜。
为人父母者,总是以自己的子女为荣。赵安安想起自己似乎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收了阿奇和方同做徒弟之后,厨房里的人手似乎又不太够了。赵安安在想着是不是还要请两个杂工。他们起步慢,但胜在聪颖好学,领悟能力强,但凡赵安安教过的东西都铭记于心。现在,赵安安不是最晚离开店里的人,变成了阿奇和方同,有的时候实在太晚干脆就在店里凑合一夜。赵安安叹了口气,将阁楼上另外两间房辟了出来给他们两个住。
这一天赵安安定了不少绍兴老酒,还是旧式用稀泥封的坛口,大约都有五六年的光景。阿奇和方同正忙着把酒搬到店里的时候,一辆卡车从他们面前经过,似乎是装修的工程队。
“是哪间饭店又要整修了吧?”阿奇说。
“这个方向是去回笙馆的,难道那老板又回来开店了?”方同也表示疑惑。
赵安安低着头,看着酒坛口的泥巴,一言不发。
粽子节过去之后,店里的名气更大,更火,来就餐的人也越来越多。其中还有一位熟人。
“怀青姐。”赵安安叫道。
“你还知道叫我怀青姐啊,我以为赵大厨把我忘记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