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咆哮而过,两岸是青翠欲滴的坦荡平原。
再向远看去,依稀能极目眺望至黑点似的京城,以及周遭各县。
各地被日光照得暖融融,这是祁国的江山,也是姜莞的江山。
百官在她远眺之际一个个终于上来。
姜莞在祭坛前下拜,文武百官亦跟着下拜。宣读遗诏后姜莞背下早已备好的稿子表情达意,而后立起献香。
太阳不知何时爬上人头顶正上方。
姜莞转身面向百官,百官再拜,山呼万岁。
这是祁国的第一位女皇,经登基大典,受万人参拜。
第210章 经年
女皇姜莞即位,改年号为初熹。
百姓与官员们皆在惴惴不安中迎来了女皇的执政,并对此报以悲观态度。但很快他们发现女皇的能力似乎并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样糟糕。
除去一些天马行空之外却并不影响什么的无谓政令以外,即创办女学、女子工坊、绣房等等供女子读书做工以及准许女子参与科举之类,她并未像其他继任的皇帝一样风风火火地立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百姓们,尤其是男人们在闲言碎语的刻意引导下,很看不起这些举措,深以为姜莞是在异想天开。
自然也有人对此感到不满,但当大部分人并没有异议,因此小部分人的反对并不奏效。
尤其是看到政令一开始推行并不顺利,那些反对者的警惕心也一下子弱了下来。
积重难返,又岂是几道政令就能改变的。
政令推行不顺在于沈羞语负责的女学无人问津,绣房等做工的地方倒很受欢迎。二者的差距在于一个需要花钱,一个则能够赚钱。
沈羞语对这局面多少有些心理准备,在安平一开始也是如此。百姓们的心思也好猜,从古至今并没有女子科举的范例,哪怕有这条路可走,大多数人也是没想过尝试的。他们是最不喜欢变革的,照样延续从古至今一家人奉养一个读书人的惯例罢了。
为了叫女孩们读书,沈羞语自京城挨家挨户敲门,磨破了嘴皮去劝女孩学习。只劝还不够,她还说起女学有与其它处相同甚至更多的工钱,才说动一些女孩们家中放人。
一些家中情愿女孩们在家做些无钱的活计,也不愿意她们到女学中做工。
他们生怕女孩们读书识字,从此心野了不受人管教。
但女学中还是迎来了一群无论目的是什么的学生。
与此同时,类安平的改革在各地悄然发生着。
姜莞并没解释改革的具体内容,只量出安平的各方面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