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了什么错误,里吏就把他按在地上,要打他。陈余怒了,躺在地上想反抗自己的上司。里吏管着整个里。
张耳在旁边急了,狠狠用脚踩了一下陈余,瞪着他。
陈余于是不敢挣扎了,于是里吏“噼噼啪啪”把陈余打够了数,才放他一瘸一拐地走了。
事后,张耳引着陈余到一片桑树林里,揪着他的耳朵数落他说:“你什么意思啊,以前我没跟你说清楚吗?你为了受一点小辱就要和一个小吏拼死吗?”
陈余赶紧敛衽谢罪。
若干年后,天下大变,陈胜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带着数万兵卒和六七百乘战车,攻入陈城来了。张耳、陈余也跑去见陈胜。陈胜及其左右,生平数次听说过此二人的贤名,未尝相见,如今一见,立即大喜(这说明陈胜那时可能早已不是个简单的农民了)。
随即,陈胜在进入陈城后仅仅数日,就召令陈城的“三老、豪杰”都前来开会计事。
所谓三老,是县的中层官吏,具体是县的下一级“乡”的长官,算是官吏。而“豪杰”,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武林大侠,而是家里有财有势,养着众多子弟宾客的人,是地主或者望族,也叫豪强家族。古书又常称之为“豪人”“豪右”等等,后来汉朝有“宁负两千石,莫负豪大家”的谚语,就说的是豪强家族比郡守还可怕。可见是对地方事务有强大影响力的人。
会上,三老、豪杰都说:“陈将军披坚执锐,率士卒以诛暴秦,复立楚国社稷,存亡继绝(把亡了国,绝了后的楚国给恢复了),您凭此大功大德应该为楚王。而且未来您要监督天下的诸将,不是个王不行,我们希望将军立为楚王!”
在当时,皇帝最大,下面是各郡的郡守。从前战国时代,诸侯王下面是郡守。他们的意思是,您要是只当个郡守,官太小,没法分出等级从而号令诸将,那就当王。
这些话,也显然看出,陈胜把这些豪杰官吏(三老)叫来,是把他们作为自己的领导层成员的,后者乃至在献计献策,而不是把这些三老豪杰召来开他们的批斗会。
陈胜听了之后,就自己要不要当王这事儿,询问张耳、陈余两位的意见如何。
张耳、陈余答道:“秦国无道,断绝六国的社稷,破灭别人的国家;现在又耗费民力,征敛无度(注意这是他们认为的秦的两大罪状)。将军您瞋目张胆,不顾万死一生,是为天下除去这种残害民众的东西。而如今刚到陈城就把这个地方划归自己称王(若始到陈城就王之),是向天下显示了您的私心。希望将军不要称王,而是急带兵向西进攻,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