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食即卧,乃生百病”的告诫,认识到合理的体力活动是必须的。
二、病机
肥胖病机为胃强脾弱,酿生痰湿,导致气郁、血瘀、内热壅塞。所谓胃强脾弱是相对而言的。阳明阳盛,胃强者易于化热,胃热消灼,使水谷腐熟过旺。太阴阴盛,脾为土性,易伤阳气,易受湿困,乃生痰之源。胃纳太过,壅滞脾土,一则酿生湿热,进而化生痰湿;二则损伤脾阳,脾失运化而生痰湿。痰湿阻碍气机则致气郁。无论痰湿还是气郁,均可壅郁生热。痰瘀互生,气郁血瘀,热伤血络。因此,在痰阻、气郁、内热的基础上,也可形成瘀血。《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中满”即痰湿、气郁。《灵枢·逆顺肥瘦》说:“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即指在肥胖痰湿基础上,发生血瘀和气滞。
病位主要在脾胃及肌肉,但与肾气虚衰关系密切,并可涉及五脏。
本病有虚、实之不同,但总体上是实多虚少。实主要在于胃热、痰湿,其中胃热是痰湿之因,膏脂堆积而成痰湿是胃热多食之果。先贤有“肥人多痰”之说。痰湿常与气郁、瘀血、水湿相兼为病,故痰瘀互结、痰气交阻、痰饮水肿者常见。虚主要是脾气亏虚,运化不足而水谷精微积为痰湿。故前人又有“肥人多气虚”之见。也有脾。肾阳气不足,或兼见心、肺气虚及肝胆疏泄失调者。此外,尚有虚实相兼的本虚标实或标实本虚的情况,无论本于虚还是本于实,最终都导致膏脂堆积而为病。
临床病机之间的转化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胃强者过食肥甘,水谷精微超过机体的需要而化为痰湿,聚为膏脂,形成肥胖,这见于大多数肥胖者的早期阶段,属于实证。但如长期饮食太过,加上痰湿郁遏,则可损伤脾胃,使脾阳不振、脾虚不运,也可导致胃失受纳,后天失养,正气因之而渐耗,病性逐渐由实转虚,久则脾病及肾,终致脾肾两虚。脾虚失于运化,痰湿内生,停于脏腑,阻于经络,气因湿阻,瘀因痰生,而致痰湿、气郁、瘀血相杂,从而转为以邪实为主之证,或正虚与邪实兼夹。二是各种病理产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痰湿内停日久,阻滞气血的运行,可导致气滞或(和)血瘀。而气滞、痰湿、瘀血日久,常可化热,转化为郁热、痰热、湿热或瘀热互结。三是肥胖病变日久,常变生它病。《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肥胖与消瘅等病证有关,极度肥胖者,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诊查要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