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各方势力角逐西域,为什么偏偏英国人笑到最后?因为相对于俄国人的贪婪,日本人的凶恶,以及中国人的虚伪,只有我们付诸行动时真正以考古为目的。其余人马充斥了太多的私欲杂念,以至于相互牵制,争执不休,所以才会纷纷落败。”
余伯宠默然垂首,虽然不肯认同对方的论调,但冥思苦索,却又实在找不出辩驳的言词。惴惴不安之际,面孔涨得通红,凄惶无助的感觉就像一个声名不佳的妇人在众目睽睽下遭遇恶徒的戏侮。
“余先生,你大可不必感到难堪,”布莱恩仿佛窥破了他的心思,“纵观世界潮流,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几乎是万古不变的定律。贵国虽然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但毕竟已不复汉唐鼎盛时期的风貌,当务之急是开发民智,改革体制,否则永远也没有同先进文明抗衡的资格。试想,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即便继承了一笔丰厚家产,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余伯宠愀然无语,暗自体味,病入膏肓的人确实无法享受丰厚的家产,倘若再留下一帮不肖子孙,恐怕才是天大的悲哀。
“好了,时候不早了。或许由于你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中国人,我才乐意开诚布公,言无不尽,但也不想因此耽误了今天的行程。余先生,假如你能够再度摆脱困境,我衷心希望我们还有重逢的机会,最后,让我用一首歌德的诗作为临别赠言吧。”布莱恩神色自若,轻轻吟诵。“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而伤心?难道不是有无数的生灵,曾经遭到帖木尔的蹂躏?”
声音甫落,人已走向车马,振臂发令,队伍缓缓开拔。
英国考古队绝尘而去,绑在树上的余伯宠越发显得孤独悲惨。面前的小路人迹罕至,方圆四周寂寥荒僻,如果得不到救助,他面临的后果无非两种,一则在饥寒交迫中命丧黄泉,二则是遭遇猛兽吞噬化为异物。
然而,惊恐畏惧并不是他此刻的主要感受,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深深的抑郁和怅惘。本来,他可以把拦截行动的失败归咎于英国人的狡诈,或是边防官吏从中作梗等诸多缘故。但通过和布莱恩的一番对话,忽然有所醒悟,这一次争夺文物的较量,事实上也是彼此盛衰国力的体现,今日的局面似乎早已注定。好比两军开战,一方手持威猛火器,另一方却只有弓箭长矛,加上后援储备及谋划指挥都存在着判若云泥的差距,无须交锋,胜负可判。回忆当初的“联合考古协议”,更觉得可笑而又可恼,英国人之所以放出这样的诱饵,只是想缩短搜寻和发掘的过程,一旦文物到手,便露出狰狞面目。最可悲的是,中方队员始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