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公司会以大事成本、营业额、用人配置以及人力素质的角度来进行裁减计划。
人事成本考量
一般私营公司人事费用约占总支出成本的10%~20%左右,如果超过此标准,私营公司就得精简,以降低用人成本。
以某知名私营公司为例,该私营公司原有员工接近2000人,每年人事费用高达17亿元,而其私营公司每年亏损7亿元。依此推算,若能把人事费用降低至10亿元的话,则该私营公司就能打平。
由此逆推核算,必须裁减650名人员,所剩下的1300人就是该私营公司所认定的最适合规模。
(2)营业额考量
有些私营公司在裁减过程中,首先会找到一个营业额相近的私营公司为对比的标准。在相同的营业额度下,比较多出的人数,决定裁减剩余人力;核算每一名员工的平均产值与相比较的私营公司对比后,决定裁减多少人员。
(3)用人配置考量
私营公司在同业间做广泛性的调查比较而得到适用人数。比如说,人事部在同业间的调查是每150人有一位管理人员,假如该私营公司的用人数超过这一标准,即进行裁减的动作。
(4)人力素质考量
此种方式是依私营公司所设定的标准,把员工评比A、B、C三级。
A级员工是有能力并且为私营公司做出很大贡献者,把他划归不能裁员的部分;B级员工是有能力及对私营公司贡献稍好者,这划归为可裁可不裁者;C级员工是既无能力又无贡献者,这些员工列为必裁的名单中。然后把A级分成AA、AB、AC三级,B级分成BA、BB、BC三级,C级分成CA、CB、CC三级共九级,然后依此作为级员的顺序。
以上只是简单的方法,事实上各私营公司会设定裁员的综合指标,同时采用。
获得管理效率的方法
下面我们将在前面的基础上,谈一谈可以管理效益的三个主要方面:
哈佛商学院教授巴特利特和伦敦商学院教授柯夏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1994年9~10月号发表了题为《改变高层私营公司老板的作用》的文章,共同提出最新的管理趋势:不再依赖战略,不再迷信架构,成功私营公司的高层私营公司老板不再只是一个全能战略家。他们突破管理迷阵,建立私营公司目标,创造出让员工引以为豪的组织,重新改写了管理的意义。
私营公司战略制定完成之后,才有私营公司架构。而私营公司系统则支持私营公司架构。这两句箴言深入西方私营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