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遇到竞争对手的新构思视之为极大的优势。其实不然,说不定有可能成为某种弊端或弱点。理由很简单:大凡某种新事物的出现,顾客们起先总会感到有点陌生,而且,总会提出诸多疑问。总之,就是要弄清楚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实惠。
在分析竞争对手的实力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其中已经发生的、或可能将要发生的变化。例如,有些厂家或商家在当地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贸易份额,看起来实力非常雄厚,实际上并非想像中的如何了得,因为有许多顾客早已对他们的销售产品和服务质量甚为反感,还有些老板一旦成功发迹便逐渐开始退化,从一个思维敏捷积极进取的创业者日渐退化成只知吃喝玩乐、不思进取的人,有时还会采取妄自尊大的方法去处理顾客的需求与公共关系,因而招致人们极大的反感。这些都是可能为竞争对手利用的致命弱点。
类似这些变化,有时候会显得十分微妙。为此,更需要生意人与顾客进行广泛接触和对话,充分了解有关的反应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正确判断和决策。
(2)挖墙脚术
对众多的中小公司的老板,能否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或怎样与大公司进行竞争,是经常会遇到的一个令人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但一定要对此找出合理答案,并且在作出决策之后才能开张营业,否则,难免失败。
有些人认为凡与大公司进行竞争,结果只能是鸡蛋碰石头,死路一条,但现实生活大量事例表明并非一定如此。
大家知道IBM现在是实力相当雄厚的经营电子计算机的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和“通用电器公司”曾试图与之进行直接竞争,但没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便损兵折将,损失惨重。可是,仍然有一些向来就经营电子计算机的公司(如信息管理公司等)却没有因此而破产倒闭。他们之所以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主要原因是这些公司的私营公司老板能够清醒地采用市场细分法,对于各种不同类型顾客的特征详细分析,从中发现IBM公司显而易见的某些弱点,以及某些现时该公司并不那么热心经营的“项目”,因而在确定经营范围的时候,也就可以找出IBM的空档进行竞争。专营“苹果牌”微型电脑设备的厂家和商家们正是采用这一办法,成功地找到了促使生意持续发展的机会与途径。事实上任何一家公司,即使是“超级大型公司”,也不可能处处无懈可击,因此与大公司进行竞争并非绝对不可能之事。
倘若一旦发现市场上正萌发着某种从未引起过人们极大注意的需要,然后只要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就可成就某项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