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那么他不是疯了,就是另有不良的企图。当然通常情况下,可能有暴利不寻常例子发生,但一般说来,赚钱应解释为服务的代价或是报酬。假定有一个人赚了200元,我们的反应应该是“他又做了250元的工作了”。
可是现在一提起“赚钱”,大家都与“投机取巧”相提并论,这样一来,经营事业、做生意似乎都成为卑鄙的行为了。
正当的赚钱是付出服务换来的,这一层认识很重要,否则,经济活动会日渐衰微,大家都无法过上富裕的生活。
双方交易一定要尽最大的诚意,在公平的交易点上竞争,才是正途。
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输出的竞争也激烈了起来。其中有些公司甚至于在亏本输出,这难免令人怀疑,到底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此外,以这种方式来从事交易,也绝对不可能成功。因为不管什么事业,成功的原理都只有一项,那就是“确保最低利润的获得”。
公司一定要有利润,才能生存发展。这点尽管可以理直气壮对顾客说明,并且一定可以获得谅解。双方交易,一定要尽最大的诚意,在公平的立足点上竞争,才是正途。把这个观念充分沟通,才能展开实际交易的行为。
做生意时,价钱的交涉是非常重要的,讨价还价几乎已经成为一般人的习惯。以买者的立场而言,买东西的时候,价格如果便宜一点当然比较合算,所以,希望东西尽可能便宜一些,应该是人之常情。反之,如果站在卖者的立场,除了特别高价的物品以外,一般来说,低价出售必然会损失,即使没有亏本,很可能也得不到合理的利润。这样的讨价还价虽说是长久以来的交易习惯,但是继续维持这种情况最终是好是坏,难道没有必要加以重新探讨吗?
当松下电器公司还是小工厂的时候,松下就带着产品四处兜售,客户里面就有一位所谓的“杀价高手”。每次松下带东西给他看,他老是说:“太贵了,不降些价钱一定卖不出去。”松下愈是说生意难做,利润微薄,他就杀得愈凶,到头来投降的总是松下,令松下很是头痛。照他的杀价法,松下虽然还不至于亏本,但也差不多毫无利润可言。
正当松下准备“认输”的时候,心里突然浮出了一个画面。什么画面呢?那就是一张张在松下工厂里勤奋工作人员的脸。夏天的时候,工厂里面热得不得了。在铁板上加工的那些高温红热材料,使工厂简直就成了一个人间炼狱,然而员工们仍然汗流浃背地工作着。
因为松下自己每天也有一半的时间,在工厂同他们一起工作,所以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