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没有必要主动提出成交,他们认为顾客在面谈结束时会自动购买推销品。但是,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顾客都采取被动态度,需要推销员首先提出成交要求。因此,推销员应该纠正上述错觉,主动提出成交要求,并适当施加成交压力,积极促成交易。
④推销员成交期望过高。这也是一种不利于成交的心理障碍。因为推销员成交期望太高,就会产生太大的成交压力。应当认识到,这种压力虽是成交的动力,但也是成交的阻力。一旦成交期望太高,就会破坏良好的成交气氛,引起顾客的反感,直接阻碍成交。
(4)谨慎对待顾客的否定回答
成交是顾客的肯定回答,是顾客接受推销员及其推销建议和推销产品的行动过程。成交是推销员的根本目标,但是,大量的推销实践证明,一次成交的成功率是很低的,有人估计一次成交的成功率仅占8%左右,而成交要求遭到顾客拒绝的可能性极高。但是,一次成交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成交工作的失败。推销员可以通过反复的成交努力来促成最后的交易。聪明的推销员总期待着通过两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或八次的成交努力来达成交易。他随时准备成交,又随时准备继续进行面谈,提示新的推销重点。前面已经讲过,顾客拒绝成交实际上是一种成交异议,成交异议既是成交障碍,又是成交信号。推销员应该认真分析各种成交异议,找出产生成交异议的根源,运用有关技术和方法来加以处理,消除成交障碍,促成交易。有些推销员以为一次成交失败就是整个推销工作的失败,甚至把成交异议也看作成交失败,这是不正确的。基于这种不正确的认识,有些推销员认为过早要求成交会使自己失去最后的成交机会。事实上,推销员及时提出成交要求,可以施加成交压力,迫使顾客提出成交异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面谈,也有利于最后成交。因此,推销员应该及时地提出成交要求,不怕顾客拒绝成交。顾客的“不”字并没有结束推销面谈,顾客的“不”字是一种挑战书,而不是阻止推销员前进的“红灯”,推销员应该信心百倍,以笑脸来欢迎顾客的“不”字,谨慎对待和处理顾客的成交异议,利用成交异议来促成交易。
(3…U…W…W)充分利用最后的成交机会
大量的推销实践表明,即使在正式面谈中多次成交失败,在面谈结束时也可能最后达成交易。从推销心理学理论上讲,面谈结束时的最后一刻往往是最佳的成交时机。这时顾客没有成交的心理压力,开始轻松愉快起来,他们开始对“可怜的”推销员产生一点同情心,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