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她还觉得不习惯呢,就对叶兰亭道:“村长,我家青锋现在不在家,我也不急着搬,要不先让后头的人先抓号吧,我等儿子回来了再搬也行。”
其实杨二婶还挺羡慕刘大娘一家人的,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搬新家,多幸福啊,她一个人住进去,空荡荡的,还不如先暂时住在老宅子呢,虽说破旧了点,但好歹看着以前的旧物能有个念想。
叶兰亭也知道杨二婶的挂念,就说:“好吧,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将你的号让给其他村民也行。看看有没有哪一家想现在就搬进新房子的?”
杨二婶在一群乡亲里看了看,道:“要不就让哑娘她们一家先搬进去吧,赵汾他老娘身体不好,新房子有暖炕,老人家就不怕冷了,再说嵩娃和东娃两个孩子每天还要读书,早点搬进新房子也能好好安心下来。”
杨二婶愿意主动把房子先让给哑娘一家,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哑娘因为和杨二婶对换了搬家顺序,也主动提出让其他人先选号,等大家都选完了,剩下哪一个她就要哪一个,反正新房子每一栋都漂亮,立马的构造和户型都一模一样,不在乎先选还是后选了。
结果等到第一期的村民都选完了号,还剩下一个一号给哑娘,正好一号又是离村里学院和大食堂最近的那一栋,实在是说不出来的缘分了。
分房子一事就这么皆大欢喜的办完了,三十五户村民都回去欢欢喜喜的收整家具行礼,开始搬家。
周老给大家算了个好日子,月底的二十六号适宜迁进新居,村里的村民们一合计,干脆大家都集体在那天搬进去算了!
搬进新房子那天,村民每家都做了几道菜,在洋房院子前的那条青石板宽路上摆起了流水席,请村里的村民和来大古村做工的工人吃,意在庆祝搬迁新居。
那一天大古村可热闹了,就连学院里的学子们都出来吃了流水席,正好给大食堂放了一天假。
从现在的操场中心往整个大古村四周围望去,从前破旧穷酸的景象已经完全焕然一新——
宽阔平整的操场和跑道,对面是两栋庄严的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往左边看是一排平房,往右看是一排商业区,对面则是村部办公区域;村里的住宅区往这个中心成半径往外扩展,新搬进去的住宅区已经有了人声鼎沸和活力,还在修建的住宅区也已经有了地基模型,用不了多久,整个大古村就能全部改头换面了。
平整的环形青石板人行道环绕着这两个中心区,米字型小路穿插其中,使其看起来井然有序,又带着股勃勃生机。
联排洋房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