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子这样窄小,我看他带来了往那里安放。”
冯氏自然不好说公公的不是,便拿帕子掩了鼻子道:“母亲就看着将些东西归置了呗,我那里宝儿不见了娘,必是要哭的,她也才换了新地方,怕不习惯,又我们走了,这会估计正闹了。”
杨氏忙道:“既是这样,今儿晚上就回去,也是你们不好,那么远的路上来了,怎么不把孩子抱来我瞧瞧,正好也多住些日子?”
冯氏笑道:“我娘家蜀绣坊在新京刚开了大铺子,我要照应,走不开的,况且咱这院中人多,我们来了又要忙活。”
京中人口颇多,地价也贵,人口多了,住处便难找,况且冯氏也不愿在婆婆跟前伺候,她从嫁过来就没有在杨氏跟前伺候过,一人独大惯了,不带孩子来,就是故意要不过夜的。
说话间,天佑走了进来道:“过几日大姐姐过生日,叫元蕊和仪儿都去呗,清王爷交结广泛,那日来的多是勋贵公候家的妇人们,若有一个看上她们娶了回去,可不是她们的造化?”
杨氏道:“元蕊是必会去的,仪儿却是要你四叔母才能安排,我在这府里不管事的。”
元佑道:“若四叔母有异议,只说这是我父亲说的便成了。”
他又忽得想起什么来道:“四叔说有大注生意的事要与我商量,怎么来了却不见他在家,四叔母那里也是淡淡的,问她也是什么不知道的样子。我那里与人都已经承诺好了,他这一躲起来,还是个麻烦。”
杨氏小声道:“就为你去了的二姑奶奶嫁妆的事情,你四叔母是瞒着大家叫你四叔一人去办的,怕是办坏了,这会悄悄去交涉了,我也是猜的,你们就当不知道呗。”
天佑和冯氏俱是“哦”了一声,一幅了然于胸的神情。
元蕊在小西屋也是将徐氏大约办坏了差的事情悄悄告诉了蒋仪道:“你最好心里有个准备。”
蒋仪听了却是笑一笑,心道,这份东西,虽办坏了,却是孟宣办坏的,盖因那单子一式两份,是她拟的,上面签着管家,蒋明中的字,又三方画了押的,她今后要东西,才不管是从谁手里换了东西,反正只管问徐氏要就行了。当日看孟宣那样子,就是要栽根头的,也就徐氏能放心他出去办这样的大事情。蒋仪以后嫁人,要从徐氏手中拿走这份东西,也要费一番功夫,若能拿得,徐氏自己定要赔注钱,若是拿不得,横竖不过徐氏自己少收入些罢了。
又过了几日,蒋仪因想着元秋生辰在即,自己再无什么拿的出手的,不如替她抄上几卷经,也算自己的孝心,便着福春去徐氏那里找些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