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几乎不可能,想做千古一帝,利用无以复加的名望和声望收复江南半壁江山,就更加不可能,他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他需要杨丛义凝聚军心。
赵昚很清楚,迁都汴京这十几年来,杨丛义对朝廷和整个天下到底有何等重要的意义,其他人可以脑袋一时不清楚,但他不能,至少现在还不到时候。
虽然绝大多数人反对赵昚北上河间府,但纵使可能身处险境,为了大宋江山永固,为了是成就千古一帝,他这次也必须要去!
最终,赵昚力排众议,决心御驾亲征河间府。
并且,赵昚还毫不保留的昭示群臣说,他还将亲率北伐大军夺取燕京城!
半公开的诏令很快传遍天下,不到十天时间,黄河长江两岸不论官民百姓,都知道大宋皇帝赵昚将要亲率北伐大军收复燕京!
皇帝一意孤行,身处济南府的一众朝臣也很难以死相逼皇帝收回成命,不得不妥协,答应同皇帝一同行动。
五天后,赵昚带着文武百官在宿卫禁军护卫下,一行五万余人从济南府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官道北上河间府。
得知赵昚将要御驾亲征燕京城的杨丛义,深知皇帝北上的风险。
燕京城内的几万禁军虽不敢出城,但真定府六七万西金精锐却不是吃素的,若他们全军出动,仅凭大名府驻守的苏仲、潘诚两军十万人,很难调兵北上阻止西金精锐东进袭扰赵昚行营。
于是杨丛义不得不将在通运战役中立下大功的精武禁军派往济南府,以加强皇帝行营护卫能力。
在北伐燕京的紧要关头,赵昚绝对不能出事,否则这些年的努力全都要付诸东流,这等结局杨丛义难以接受。
燕京城唾手可得,如果赵昚北上河间府期间出现任何变故,哪怕只是被金军袭扰或围困,整个北伐大好局势都可能发生巨大的变数,他不得不重视。
只是如此一来,精武禁军调走,北伐军便少一支灵活机动的尖兵,在抵御金军可能的骑兵袭扰大军行动上便没了迅速拒敌和牵制袭扰的能力,对整个北伐军迅速合围燕京城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各路大军行军和集结时间不得不延后。
腊月初一,杨丛义没等赵昚北上河间府,也没有亲赴行营陪同赵昚北上,便亲自率领整顿后的四万大军从固安县城直驱燕京城南。
腊月初二,明复则率四万大军从香河出发,直逼燕京城东。
腊月初四,姚昶率领潮白河大营近四万人渡过潮白河,目标直指燕京城北。
与此同时,平州、来州城守军调拨三万人,在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