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诏命从燕京城行营送出,一路向南传递。
同月二十三日,暂代北伐军大元帅的殿前司都指挥使章嵩向赵昚建议,朝廷应该马上乘胜收复真定府,歼灭盘踞在真定府一带的金军。
意气风发的赵昚,接受了殿前司都指挥使章嵩的建议,命他统兵十万,一个月之内拿下真定府。
卧病中听闻这个消息的杨丛义当即让人带话给赵昚,告诉他此时不可发兵攻打真定府,当以早前定计,劝降那七万金军精锐。
然而,赵昚并没有听从杨丛义的建议,只是带话让他好好养病。
两天后,正月二十五,殿前司都指挥使章嵩亲率挑选出来的西营、南营、东营十万北伐军从燕京出发,经涿州南下真定府。
北伐大军南下之路十分顺利,二月初三,兵不血刃占据保州,此地距离真定府不足三百里,如果顺利,六天之后大军便可抵达真定府城下。
然而,就在章嵩以为金军应该躲在真定府不敢应战之时,疏忽大意的北伐大军在保州以南四十里外的阳城附近遭遇金军骑兵埋伏。
一场混战,北伐军损兵近万,最终却只能目送金军骑兵顺利撤退。
若说这一场失利,对北伐军士气伤害不算大,那么两天后在望都县再次遭遇埋伏,又损兵近万,对北伐军士气的打击就不得不重视了。
然而,章嵩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金军之所以采取偷袭和埋伏的策略,而不是正面迎战,正是因为金军士气不高、作战信心不足,北伐军应当加快行军速度,直接进攻真定府,迫使对方正面接战。
军中高级将领纷纷提出异议,表示应该稳扎稳打,步步推进,配合大名府方向驻守的十万大宋精锐,两面夹击。
但章嵩驳回了众将领的建议,坚持速战速决,直奔真定府。
众将无奈,虽然不满,却也毫无办法,只能听令行事。
二月初八,八万余北伐军在定州以南的高蓬镇沙河附近再次遭遇金军埋伏偷袭,一场大战下来,北伐军又损兵一万有余。
当晚便有士兵逃离营地。
此后两天,士兵逃离一发不可收拾。
短短两天时间,两万多士兵无影无踪,从燕京城出发的整整十万大军,还没到真定府城下,便损失一半兵力。
仗已经没法打了,各军将官集体反对,坚决不再继续前进。
章嵩虽然是北伐军大元帅,可他只是暂代,本身在北伐军中就没多少威望可言,众将听令不过是看在北伐军大元帅这个职衔,如今接连决策指挥失误,损兵近半,将士悍然反对也是情理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