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昚这么问,他倒不好匆匆作答。
考虑良久,杨丛义告诉赵昚,北伐军兵力很多,让任何一个人掌管,对朝廷来说都不合适,在军中也很难服众,建议将河间府以北的北伐军分成三部,各自负责一个战场。
南营、东营以明复为元帅,向南配合大名府对真定府作战。北营、西营一部以姚昶为元帅,对燕京西面和北面作战。西营一部、平州、来州北伐军以罗聪为元帅,对锦州、兴中府、大定府作战,如果时机合适,也可与大宋水军东西夹击辽阳府。
杨丛义将心中所想合盘托出,至于赵昚会不会同意,这就不是他考虑的问题了。
赵昚听后果然没有立刻表明立场,没有认同,也没有提出异议。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赵昚嘱咐杨丛义好好养病,争取早日康复,方才起身离去。
当天晚上,赵昚就杨丛义给出的三个人选、三个战区思虑了好久,又找来参与过收复河东之战懂些军事的辛弃疾,就杨丛义的建议问了他的建议。
辛弃疾思虑之后表示赞同,他说杨大人所说的三个战区都十分复杂,能分开最好,如若合一,恐怕三个战场都很难兼顾,至于三个战区元帅人选,他也觉得比较合适。首先他们都是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有独领一军打胜仗的能力。其次,他们三人在北伐之战中都立下大功,如今已经拿下燕京城,就该及时擢升重用,以免将士寒心。
两天后,赵昚颁下诏令,任命明复为燕京南部战区元帅,统帅七万大军对真定府作战,任命姚昶为燕京西部、北部战区元帅,统帅六万大军对西部、北部作战,任命罗聪为燕京东部战区元帅,统帅五万大军对东部锦州、兴中府、大定府作战。
同时下令召回章嵩,解除其北伐大元帅之职。
幽燕地区的战局,从此进入新阶段,但跟杨丛义已经没有多少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