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哪,要是身上没带钱,以我当时的病体可能就被折腾死了。这一个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终身难忘。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可以给予弱势群体更多救助,而常常雪上加霜呢。他们活得已经够难够苦的了。既然社会没有爱心,我用以回报社会的应该是什么。
毕竟还是有爱可寻的,《北京青年报》的“打工北京”版给了我一次机会。经历上次磨难,我才知道人最不能亏的是身体,事业和梦想都是次要的。养好身体后,我给报纸的这个版面写过一封信,不几天收到了张嘉编辑的传呼。传呼机是来北京前买的,也是三姐的资助。电话采访了我一番,下一个周日,我的传呼就响个不停,都是关于工作的事。我意识到了什么,赶忙去买了份北青报,原来为我免费刊发了一封求职短信。短短不足200字竟为我赢得了数十个面试机会,我的人生从此发生转折。当时这个版是由张嘉和陈春彦主持的。我因此结识了一家影视公司的张振远主任,进入这家公司工作。接受着新的工作环境的熏染,我的进步令振远和自己惊讶。只要环境优秀,环境品质高于人的素质,这种品质就会灌输给人,如同连通器原理。就会激发出连绵的潜能,人则无时无刻不在成长,惟愿每一天,我们的成长像在飞。所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永远追求卓越的环境,就会保持更高的发展态势,这也算成功之道吧。要想留住人才,首先也得净化和优化环境。
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悄悄成长变化着,人生道路不觉间已然改变。我渴望着更多的变化与机会,渴望着生命的春天早日到来,即使变化会让春天成为秋天。
互动留言:
这是值得感谢的一些人和事,帮助自己成长的一段是与非。人不可能纯粹靠自己去成功,离开了外力的作用和环境的支撑,梦想最终只会化作一个幻影。教育就是一种外力,一种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方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教育的两个方面。完整的人格教育是不可能只在书本和校园中被教会的,社会教育同样不可忽视。一个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可能更多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尤其是那种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胸襟,岂是仅靠说教和文字能够传递的。那些经历过的人和事,曾经咀嚼透的是与非,点滴真情每份相助,都应该终生铭记,并寻找回报的时机。谁又能说,这种感恩的品质,不是一种健全的人格呢?经历本身就是成长,就是教育啊。
自主才是个性化
方岩站起身,冲昌明示意,“请把麦克给我吧。今天我不是主持人,我只是霍老师的学生。霍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