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把蔡蓬头掏出来,这岂非怪事一桩?
一个没有以前,也没有以后的人,我们无法确信他会有着现在。蔡蓬头,他只不过是王守仁自己,又或是他的门下弟子,把朱熹拜谒白玉蟾的故事,移花接木了过来。
那么,不管这桩公案是王守仁杜撰的,还是他的门人弟子虚构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很简单,他们要掩盖一些已经发生的事情。
什么事情呢?
这个事,说起来就复杂了,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为数不多的、其历史资料完全呈现正面的人物,他的门人弟子深谙纸笔千年会说话的道理,在修史时已经是严防死守,分头把关,将任何影响到王守仁正面形象的真实资料,通通销毁了。尤其是涉及王守仁私人情感信息的资料,你挖地三尺都无法找到。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净化了的,脱离了现实生活本色的,近乎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如果不是王艮的一封书信泄露了天机,我们压根儿想不到这厮居然敢娶六个以上的老婆,甚至许多人武断地认为,王守仁和他的表妹夫妻感情融洽,却完全忽视了,王守仁留在这世上的骨血,并非是表妹生的,而是另外一个女人生的。
现在,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王守仁或他的门人弟子,希望借助这个不存在的蔡蓬头,掩饰什么事情。
蔡蓬头是个什么玩意儿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情是:王守仁确曾登上了九华山,也确曾钻树林扒地洞地寻找神仙踪迹。为了证明这一点,王守仁甚至写了首叙事诗,也就是有诗为证的意思:
路入岩头别有天,松毛一片自安眠。
高谈已散人何处,古洞荒凉散冷烟。
好好看看这首诗,好好看看,这分明是写的朱熹拜谒白玉蟾,遭到拒绝之后再度拜访,却发现白玉蟾已经人去屋空,“古洞荒凉散冷烟”啊。
但《靖乱录》上说,这首诗跟朱熹老夫子没有半点儿关系,它是王守仁写的自己的经历遭遇。
什么遭遇呢?
游至地藏洞,闻山岩之巅,有一老道,不知姓名,坐卧松毛,不餐火食。
先生欲访之,乃悬崖扳木而上,直至山巅。老道踡足熟睡,先生坐于其傍,以手抚摩其足。久之,老道方觉,见先生,惊曰:“如此危险,安得至此?”
先生曰:“欲与长者论道,不敢辞劳也。”
因备言佛老之要,渐及于儒,曰:“周濂溪、程明道,是儒者两个好秀才。”又曰:“朱考亭是个讲师,只未到最上一乘。”
先生喜其谈论,盘桓不能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