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笳(jia1)鼓:军乐声。
5。三边:汉幽、并、凉三州,其地皆在边疆,后即泛指边地。
6。危旌(jing1):高扬的旗帜。
7。投笔吏:东汉班超,少年时曾为官府做些抄写文书的事情,后来投笔不干了,立志从军,终立军功,受封定远侯。
8。论功:指论功行封。
9。请长缨:指军前请战立功。缨:绳。
【赏析】:
这首诗是祖咏宦游范阳时作。诗人遥望蓟门关外,被边地的雄壮景色和边烽警急的状况所惊,激起投笔请缨立功疆场的报国热情。
祖咏
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开元十二年(724)中进士,与王维是好朋友。他的诗小巧细腻,尤其是一些景句写得小巧细腻、凝炼精致。《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送魏万之京
七言律诗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
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
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
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解】:
1。魏万:又名颢,天宝、大历间诗人,居王屋山,号王屋山人。
2。之:往;到……去。
3。况是:意即更不堪。
4。关城:函谷关。
5。御苑:君王居住的宫室,这里指京城。
6。蹉跎:虚度年华。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它没有直接诉说作者的离别之情,而是把这种情绪浸含在对魏万行程的情景的想象描写中,造成了一种萧瑟惆怅的氛围,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七言律诗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
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
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
陶然共醉菊花杯。
【注解】:
1。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2。望仙台:后文帝于西山筑台以望之,曰望仙台。
3。三晋:战国时韩、魏、赵三家分晋,号三晋。今属山西、河南、河北地。
4。二陵:山分南北两山(二陵),相距三十五里。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