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其他同事都没在意,但我却觉得很尴尬:我本来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可以卖弄一下的,没想到连外国人说什么都搞不懂。美国人身边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国人向我们解释说:“老外说我们中国人很勤奋,做的玩具很好。”然后回过头又与美国人谈笑风生,十分潇洒。我当时非常羡慕,如果我也能像那位翻译一样多好啊。
接连几天我都郁郁寡欢,我在设想自己有没有可能把英语学好,成为一名翻译。别人能做到的,我为什么做不到,我就不相信人和人有多少差别。我从小的犟劲又上来了,我相信自己能做到,虽然没有学校的环境了,但我可以从头再来,一切不都是靠自己吗?于是,我开始制定学习计划,而不是仅仅把一丁点儿可怜的英语知识作为炫耀的资本。
在外打工的生活让我很不快乐,也很累,有时候还会感到孤独。在这种情况下学习纯属一种压力,但我要求自己必须学习。有一句话叫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在这个地方我提不起兴趣,我想通过学习改变条件,换份工作,我想做一名翻译,这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念头很强烈。这是压力,也是我的动力。
我在广州住的第一个宿舍里的人全是打工的。他们来自湖南、四川、江西、湖北等等。一个大宿舍有将近30个人,那种嘈杂有时候使人难以忍受。后来我也住过6个人的房间,但也好不到哪儿去,6个人里面,不是烟鬼就是酒鬼,把宿舍搞得乌烟瘴气。更要命的是,工厂的管理一点儿不规范。我们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天要工作13个小时。加班的时候时间更长,为了赶一个交货期,有时候要工作24小时,我们都快成机器了。在这种地方学英语简直是一种折磨,但每天下班后我仍会硬着头皮看一会儿英语课本。
我在纸箱部上班,我的工作是送货。我们生产的玩具都用大纸箱包装,一个纸箱子10多公斤,10个一打,要打好包送到另外一个玩具厂。用汽车拉过去后,还要卸货,我们要把纸箱子扛到三楼。那个门很矮,每次我都要低着头把100多斤的纸箱子扛进去,累得满头大汗。干了一段时间后,我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工作的艰难让我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城市里有些浮躁。很多问题我还弄不明白。生活中到处都是人情的冷漠。我卧病在床的时候,自己的积蓄花光了,害怕父母担心,又不能让家里知道我在生病,我就四处借钱度日。跟A借不来,跟B借不来,向C还是借不来。平时觉得关系不错的朋友,在关键时刻都让我很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