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没一句的!”这样的批评足以让孩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说话的自信。
不妨等一等,听孩子把话说完,或者说,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
你可以用下面一些办法:
(1)什么也不做,停下来不说话,关切地注视着孩子,等着他说下去
(2)语言上
A.重述孩子刚才说过的话。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这个人为什么该死呢?”
B.揣测孩子的情感。如:“看起来你很生气。”“你有点控制不了自己了,是吗?是不是感到火往脑袋上冒?”
C.用声音或语言认同孩子的情感。如:“听起来你很失望,你其实完全理解了课文,但因为粗心丢了分,这是让人生气。”“你看起来很累,这次考试前你不巧生病,影响了复习,真是不走运。”“哦”、“嗯”、“我明白了”。
D.用点幽默。如:“你刚才说要把你们班主任杀了,预备什么时候动手呢?”
E.表示对孩子说话的兴趣。如:“这真是很有意思,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唉,要是我当时也在就好了。”
F.启发孩子说下去。如:“你就是因为这个生那么大的气,那么你冲他们发火,他们有什么反应?”“你说班上有一半的人都反对你,那一定还有一半的人支持你了。”
(3)行动上
A.做一些抚慰孩子的举动,比如为他擦汗,给他倒杯水。
B.部分身体接触,比如轻拍孩子的手。
C.始终保持投入地听孩子说话,不要停下来做别的事。
(4)心理上
A.提醒自己:“他这样说,一定有他自己的原因。”
B.提醒自己:“这孩子的语气令人生气,但我一定要保持冷静。”
C.提醒自己:“我应该多知道一点事实再下判断。”
D.提醒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话说出来,而不是听我说话。”
第三步:自己来。
有些时候,我们听孩子诉说了事情经过和他的想法,事情也就完了,但有时,为了解决问题,或者为了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还需要再加一笔。这一笔加得到位,那就是画龙点睛,要加错了,那就是画蛇添足。
第8节:直接询问孩子
一个建议是父母尽量少用自己的嘴巴给孩子提出指导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你依然做一个倾听者,并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做简单的引导。父母说得再多,孩子未必听得进去,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